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赵无极 1966年作 08.03.66 油画画布
图录号/艺术家:

赵无极 1966年作 08.03.66 油画画布

图录号:102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赵无极 1966年作 08.03.66 油画画布
图录号:
1020
年代:
1966年作
艺术家:
赵无极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150×162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拍卖会名称:
专场名称:
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出版
〈赵无极〉JeanLeymarie编(西班牙,巴塞隆纳,Poligrafa出版,一九七八年)图版124,174页
〈赵无极〉JeanLeymarie编(法国,巴黎,HieretDemain出版,一九七八年)图版124,174页
〈赵无极〉JeanLeymarie编(西班牙,巴塞隆纳,Poligrafa出版,一九七九年)图版124,174页
〈赵无极〉JeanLeymarie编(美国,纽约,Rizzoli国际出版社出版,一九七九年)图版124,174页
〈赵无极〉JeanLeymarie编(法国,巴黎,Circled’Art出版,一九八八年)图版124,174页款识
无极ZAO
ZAOWouKi,8.Mars.1966(作品背面)展览
上海,上海博物馆〈赵无极绘画六十年回顾展〉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四日至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图版54,159页
北京,中国美术馆〈赵无极绘画六十年回顾展〉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一日至三月十一日,图版54,159页
广州,广东省博物馆〈赵无极绘画六十年回顾展〉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二十日,图版54,159页
东京,石桥美术馆〈赵无极〉二〇〇四年十月十六日至二〇〇五年一月十六日,103页
来源
加拿大私人收藏
纽约,苏富比,1989年11月9日,拍品编号139
东京,富士电视画廊
台北,大未来画廊
现藏者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注:画背贴有台北大未来画廊与东京富士电视画廊卷标;此作将收录于由梵思娃·马凯及扬·亨德根正筹备编纂的〈赵无极作品编年集〉(数据提供/赵无极基金会)
宏伟磅礡大气迸生
赵无极六〇年代
重量级巨作
《08.03.66》
我让自己的自由意志控制我的画面,自由成了我唯一的指引,因为我不再担心技巧,我从容自在,只任绘画的乐趣带领我,大幅画布使我必须与空间搏斗,我不但要填满它,还要给它生命,把我自己完全投入其中。在那里,我已能够自由呼吸,来往自如。我想表现动感,或迂回缠绵,或风驰电擎,我想藉对比和同一色彩的多重震颤使画布跃动起来。
──赵无极
1963年,赵无极搬进中贵街的画室,那是一栋三层楼向阳的建筑,空间宽阔,让他有足够的空间搬移巨幅的画布,并毫无困难的移动画架,赵无极开始能随心所欲地放手作大画,享受画笔在宽阔的画布上大开大阖的痛快与酣畅,许多巨幅的作品,由此创生。而在60年代中期,赵无极无论生活与创作都达臻至圆融的境界。在法国,其作品由重量级的法兰西画廊(GaleriedeFrance)代理,每两年举办一次个展;在美国,他与知名的马谛斯画廊(PierreMatisseGallery)与库兹画廊(KootzGallery)合作,并屡屡展出于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如1964年,他参与在巴黎美国中心(AmericanCentreinParis)所举办名为「超越维度的绘画」(PaintingsBeyondDimensions)的联展,与美国现代艺术健将印地安那(RobertIndiana)联玦展出;1965年,他在德国埃森的福克翁博物馆(MuseumFolkwang)举办回顾展。赵无极曾说:「此时,多年来的努力像是有了回报,我的国际声名达到人生的巅峰。」而在面对画布时,他毫无所惧、毫无所畏,技术层面的问题对他来说已不存在,他全心投入创作,在那之中与自我、自然、东西方的传统对话,交迸出灿烂的火花。是次上拍尺幅宏大的《08.03.66》,即创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驾驭墨黑掌控全局达动静之间的完美
在我成为艺术家的过程中,不能否定巴黎的影响,我必须同时指出,随着我的成长与自信的确立,我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中国文化以一种与生俱来方式出现在我的作品中,似是而非地,是由于巴黎,我才回归到根深的本源。
──赵无极
1950至1960年代的巴黎与纽约,许多艺术家如苏拉吉(PierreSoulages)与克莱恩(FranzKline)受东方书法艺术的启发,开始运用黑白的纯粹色彩创作具表现性的抽象绘画。实际上,书法艺术源于中国,并且在中国传统水墨中,对于墨彩有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于中国画家来说,墨并非单一的黑颜色,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即指出:「运墨而五色具。」单一的墨可依焦、浓、重、淡、清丰富的变化,带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赵无极自小即受书法与水墨艺术的熏陶,很自然地,他在1950年代末期,也开始以低限的色彩提出他对国际抽象运动表现的具体响应,而他所展现的是与西方艺术家全然不同艺术路径。
表现在《08.03.66》上,他将主色凝缩到黑、褐与白三种色彩。沾染墨黑色彩的比刷在画作的中下半部作水平的快速的运动,多层次的黑,形成一种充满力量与向度的结构,而在中上处,震颤、带有不同方向性肆放的黑色线条,在其中旋舞,打破原本静态的水平的结构,艺术家彷佛将成群的候鸟飞越天空时翅膀振动的痕迹凝结于一瞬,又或像表现气旋的运动的轨迹,一股看不见的无名能量与自然的脉动化为有形的线条,在我们眼前震动、跳跃。而在画笔的顿、挫、撇、捺与回旋中,可看出画家深厚的书法的功底。赵无极在此投入的不仅仅是手腕所传达的笔力,也包含了手臂,甚至是全身的力道,而正也就是这种摄人的力量,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为画布挹注了浓烈的生命气息。而正如同英国艺评家苏立文(MichaelSullivan)所言:「赵无极在画中以书法的锋芒结合富空气感的深度,这并不能归功于帕洛克(JacksonPollock)和克莱恩,却是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对于三度空间的直觉。一个中国艺术家所关心的从来不是事物的表面,他总是洞察潜藏在事物后面的东西。」《08.03.66》即体现了这样的东方美学。
在《08.03.66》中,赵无极以独树一格的方式,藉西方浓稠的油彩,将色彩缩减至最低限,提出对于中国传统书艺绘画与墨韵之美的现代化诠释。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将他在天地间所得的感受与感动,化为全然抽象的色线与宏观的布局,当中墨黑的重量气势磅礡,背景上下疏淡的灰白替画作注入了放松的空间,在空与满、动与静之中,赵无极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沿着中国传统书画的文化轨迹走来,将平凡之景披上神秘的外衣,在有限的画布上创造无限,作品初观莫测,久视弥珍,深邃而澄澈,回荡着一股宏远的气势,令人过目难忘。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