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赵无极 1953年作 归航 油画画布
图录号:1018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赵无极 1953年作 归航 油画画布
- 图录号:
- 1018
- 年代:
- 1953年作
- 艺术家:
- 赵无极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60×92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拍卖会名称:
- 专场名称:
- 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
- 拍卖时间:
- 备注:
- 声 明:
- 款识
无极ZAO
retourdepêcheXII53,ZAOWouKi(作品背面)美国重要私人收藏
来源
帕蒂·毕趣旧藏
格洛丽雅·毕趣·弗莱玲旧藏
现藏家于1984年获赠自上述来源
注:此作将收录于由梵思娃·马凯及扬·亨德根正筹备编纂的
〈赵无极作品编年集〉(数据提供/赵无极基金会)
展开的世界完美的旅程
赵无极1953年《归航》
对我们这些法国人来说,能看到这些年轻的外国艺术家涌向巴黎,像涌向世界首府,像涌向现代艺术的实验室和殿堂,这不只令人欣慰,更令人振奋,而最美好的是,他们在接受法国影响之余,仍然保留自己的面目,甚或更积极的成为祖国文化的继承者。法国的经验不但未使他们窒息,反而使他们更蓬勃茁壮,林风眠如此,赵无极也是如此。
──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多里伐
(B.Dorival)写于1949年巴黎葛兹画廊(GalerieGreuze)「赵无极个展」序言。
在那飞航还不发达的四零年代,船运是连接欧亚大陆的主要管道。1948年,赵无极搭上和其杭州艺专的老师林风眠1913年赴法时所乘坐的同一艘邮轮─安德乐朋号(AndréLebon),在历经36天的海上航行,抵达马赛,投入对他来说崭新的西方艺术世界。巴黎的一切是如此新鲜,他像一只海绵,展开心胸接受西方的新事物,打开心眼观察当地不同的艺术表现与风景。从1948至1953年,他画了不少具象的风景与静物绘画,其中,「海与船」是一个特别的主题,间歇地出现、贯串艺术家这5年间的绘画。事实上,该主题以数量上来说并不算多,不超过35件,且多数集中完成于1952至1953年。是次上拍,完成于1953年的《归航》即为该主题特殊的精湛之作。
心之所归
1951年之前,赵无极对于海景的描绘并不多,或起因于对于大海先天的恐惧。他曾说:「我对海没有很大的兴趣,甚至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海是外国人侵略中国的同义词,必须全力抵抗…。」然而1951年起,他的心境与思考有了很大的转变,该年,他在一趟偶然的旅程中到瑞士参观美术馆,看到了克利(PaulKlee)充满诗意、带有隐喻性神秘符号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克利把外在的物象转变为符号,并带有一种东方哲学式的思考,让他明白绘画并非仅止于具体客观地描写外在的世界,而是可以用自己的观点,表达个人化的想象,他并领悟到,刚到法国时,他为避免在绘画上让大家觉得他是一个带「东方情趣」的「中国画家」,而刻意离弃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自然的,中国的美学与千年的文化是他的母体,也是他过去领受的养分,他开始正视它,并从中取得创新的能量。从这一点出发,赵无极的视界变得更加宽广,自然多样的景致一一成为他创作的题材,他对海的恐惧也就此克服,他带着开放的心观察着海、绘画着海,在其中表达个人独特的观点。《归航》即完成于此背景之下。
线性的美学
我们必须争脱传统的束缚,同时不忘传统仍有正面意义,因为中国绘画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瑰宝之一,我们自己的传统那么丰富,那么高强,中国绘画是对空间、光线最恰当的经营。
──赵无极
在横幅的《归航》上,首先吸引观者目光的是那占据画面三分之二的大海,辽阔的海洋中,数艘大小不一的船只航行于上,天空夜幕低垂,在幽暗中透露着靛蓝的光,光线粼粼地照耀在水面上,带来跃动的韵律。而当中我们可见赵无极特意在海面用特殊的刮刷法,刻画层层的水波纹路,这样疏密有致的线纹很少如此大块面地出现在赵无极的作品中,此更显作品的特殊性。而其对于水的线性描绘,让人联想到赵无极特别喜爱的宋代绘画名家─马远的《水图》,马远的作品没有多余的色彩,仅以最简单的绵延线条和淡色的墨将水的各种不同型态,如细浪翻卷如鳞、江河逆流细腻而传神地表达。赵无极将中国水墨以低限的墨所展现独到的线条美学,以西方的油彩作出新的诠释与转化,替自己开创了新局,找到了真我。若把此与艺术家完成于1949年的《海滩》相较,观者可感觉他宛如新生的创作表现与思考上的具体转变。
而在主体船只的描写上,艺术家将原本复杂的结构拆解开来,后简化之,仅以黑色的线条描写大体的型态,以简驭繁,其并不拘泥于写实的描绘,甚至以三角形的色块暗示船的存在,作品注入了更多个人对于结构、对象与对象间的空间关系的思考。如他在此采用的并非西方传统美术对于立体感的形塑方式,我们甚至可以在船身的中间看到水的波纹,空间的虚实在此共存,并不显突兀,显示艺术家的功力。《归航》一作体现了赵无极开展的视界,以及他重新与属于自己的东方传统美学和好后,所绽放的动人光彩。
此作最早为纽约知名藏家暨赵无极早期作品重要推手─毕趣(PattiBirch)所收藏,而在1950年代中期,她将作品送给其一收藏家好友,作为结婚礼物,祝贺友人终于找到心灵伴侣,共同携手展开人生下个阶段的美满旅程。此增添了作品的历史意义。而在过去逾五十年,作品经藏家完好保存,世代传承,未曾现身市场,现今曝光,为藏家购藏珍品良机。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朱铭 约1985年作 太极系列:单鞭下势 铜雕
-
朱铭 1994年作 太极系列:推手 铜雕
-
朱铭 1988年作 太极系列:转身蹬脚 铜雕
-
朱铭 1986年作 太极系列:对打 木雕(两件一组)
-
朱铭 1994年作 太极系列:单鞭下势 铜雕
-
吴大羽 约1950年作 A:无题II-477;B:无题II-482(两件) 蜡笔纸本
-
吴大羽 约1950年作 无题180 蜡笔纸本
-
吴大羽 约1980年作 无题5 油画画布裱于纸板
-
吴大羽 约1960年作 无题115 油画画布
-
吴大羽 约1960年作 无题 43 油画画布
-
朱铭 1995年作 太极系列:蹬脚前动 铜雕
-
朱铭 1984年作 太极系列:推手 铜雕
-
朱铭 1984年作 太极系列:转身踢腿 铜雕
-
朱铭 1994年作 太极系列:转身蹬脚 铜雕
-
朱铭 1984年作 太极系列:合太极 铜雕
-
朱铭 1984年作 太极系列:双峰贯耳 铜雕
-
赵无极 1948年作 粉红佳人 油画画布
-
赵无极 1953年作 归航 油画画布
-
赵无极 1952年作 海港 油画画布
-
赵无极 1966年作 08.03.66 油画画布
-
赵无极 1961年作 27.05.61 油画画布
-
朱铭 1995年作 太极系列:推手 铜雕
-
朱铭 1984年作 太极系列:踢腿 铜雕
-
朱铭 1996年作 太极系列:转身前动 铜雕
-
朱铭 1985年作 结(直式) 铜雕
-
朱铭 1985年作 结(横式) 铜雕
-
朱铭 1985年作 结 铜雕
-
朱德群 1976年作 夜光 油画画布
-
朱德群 1961年作 No. 78 油画画布
-
朱沅芷 约1926至1927年作 正在阅读的男子 油画木板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中国艺术珍品(196)
- 澄净妙观——汉藏佛教造像(18)
- 大雅雍容——清代后妃肖像(3)
- 御殿华风——清宫御制陈设珍品(9)
- 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38)
- 中国书画(311)
- 当代水墨艺术(97)
- 当代亚洲艺术(207)
- 现代亚洲艺术(112)
- 中国古代书画(53)
- 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98)
- 花样年华:欧洲油画、家具及雕塑香港展售会(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