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秦宣夫 峨眉山景

图录号:65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秦宣夫 峨眉山景
图录号:
651
年代:
1946年作
艺术家:
秦宣夫
材质:
布面 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54.7×73.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诚轩
拍卖会名称:
2017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艺术
拍卖时间:
2017年6月18日-6月22日
备注:
声 明:
出版:《秦宣夫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5年12月,第16页
《秦宣夫:抱朴自然》,中国美术馆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13年4月,第34页
展览:“抱朴自然:秦宣夫艺术展”,2013年4月20日至27日,中国美术馆,北京
“秦宣夫百年诞辰画展(19062006)”,2006年10月25日至11月3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06年11月8日至12日,南京博物院

来源:直接得自画家家属

写生
拍品编号?651657
陈丹青在小文《回到写生》中说:“民国画家那些再普通不过的风景静物画—又小又旧,技术初浅,题旨狭窄—这时,未曾丧失天真之眼的同行可能会默认:这些画比我们所能记得的印象,更好看,更纯净,仍未丧失魅力。倘若愿意进一步承认,那么,三十年来,无数繁复庞大、招数百出的新油画,未必超越了这些简单而真挚的风景静物画。”
民国留欧一代画家的遗留作品,九成是人物、风景、静物写生。移植欧洲油画的第一代留欧前辈,无论是早年在巴黎游学时期,还是被战争和政治运动所蹉跎的盛年时光,一如既往地坚持写生:唐蕴玉的儿女回忆,母亲总是在全家出游时拿出画架;秦宣夫在战时坚持描绘大后方的景象;胡善馀七八十年代仍与同事相约外出写生;苏天赐携学校师生一路南下,无论寒冬酷暑,醉心眼前风物;陈荫罴通过刻画现实人物传达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关怀……写生,是连接画家与物象间无穷无尽的感知与回应过程。
写生是写实的圣经,但写生也并未因现代主义绘画的盛行就此失效、退场,反而成为进一步解读物象、导引风格的实验。毕加索(PabloPicasso)和马蒂斯(HenriMatisse)每一时的路径转换,全都面对活的模特,真的景致;巴黎画派的德朗(AndréDerain)、马尔凯(AlbertMarquet)、苏丁(Cha?mSoutine)、莫迪里阿尼(AmedeoModigliani),超现实主义的达利(SalvadorDali)与基里科(GiorgiodeChirico),甚至达达的杜尚(MarcelDuchamp),都在写生现场将物象的诠释引至无数可能性,刷新写生的意义。
“写生是很难的。”陈丹青感叹,“写生只负责检验两件无法敷衍、无法伪装的事:你是否热爱绘画,你是否具有真的才能。”
四时景不同,境迁意不尽
秦宣夫与胡善馀的风景绘画
拍品编号?651653
秦宣夫与胡善馀同为中国第一代留法艺术家,在二十世纪沉浮的社会变迁中,轨迹几经重合:二人于三十年代初期考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并先后拜入吕西安·西蒙(LucienSimon)工作室,作为留法中国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均有画作入选法国春季沙龙。抗战时期,又随各自执教的学校相会于重庆。两位老艺术家分别于南京师范大学与杭州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任教,终身潜心于艺术创作与美术教学事业。随着人生的境遇与世事环境的变迁,画家的心境也随创作投射到四时季节的流转中。

寒冬消解
1946年,刚从抗战阴影中走出的中华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这一年年初,秦宣夫赴成都、峨眉山等地写生,《峨眉山景》(拍品编号651)即为此行成果,属于早期“四川风景”系列。从巴黎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秦宣夫的画作仅存三十余幅,再联系到颠沛流离的背景和物质短缺的条件,如此大尺幅(54.7×73.5cm.)的作品能留存至今,可谓弥足珍贵。
如果把《峨眉山景》与秦宣夫在抗战胜利前的另一幅名作《磁器口》(1944年作)联系起来看,会有许多耐人细品的变化:前者描绘惬意的山顶风光,后者描绘战时大后方炊烟袅袅的宁静屋舍;前者笔触轻快灵动,颜色活泼,天空和山间甚至氤氲着粉色,后者笔触细腻沉重,画面灰冷。两幅作品虽尺寸相仿,且皆描绘四川风景,但无论从画面细节设定,还是对作品整体的气息把握上,都有着显着的变化。画家抗战胜利后欣喜从容的心情跃然纸上。

金秋再临
1970至1980年间,文化大革命后期,各项政策逐步落实,胡善馀常与同事林达川出外写生,《秋景》(拍品编号653)虽未标注创作日期,但就作品面貌来看,笔触轻快,颜色透润,与画家1940年代的厚涂已有很大区别,应为1970年代末期所作。
常有评论家以“被低估的过时之作”惋惜胡善馀,艺术家一生忠于自我感知,不为潮流所左右,他也常劝诫学生:“创新是对的,但不能没有基础;要无法,必须先有法。”秦宣夫评价老友技法:“在用油色方面,一般以半糊状的色块为主,有时还用近似水彩的透明色调来铺垫,用半糊状的色块或有力的线条来造型,而用厚色块来‘拎’来‘醒’,来加强声调。”
胡善馀曾撰文说“有人认为静物、风景画是没有思想性的……哪有人画一幅画没有思想的呢?”足见画家对每幅风景,都赋予了自己独到的想法和感情。《秋景》用笔融透洒脱,色彩明快不浮俗,小路、行人、屋舍,与江南秋意铺陈于远山半灰半蓝的雾霭之下,构幅周到详尽。

喜春新生
秦宣夫于1980年代创作了一些表现新中国新面貌的水粉写生,这一时期他的作品色彩明快,不拘泥形体结构的精确,笔风简练,注重写意。宗白华曾对秦宣夫说:“你对自然具有这样深沉的爱,‘自然’没有不回答你的感情……你那幅《沙磁工厂》不是对于现代的工业区也不厌恶,大自然把它拥到自己温暖的怀抱里了吗?”秦宣夫在长期写生中贯彻“抱住人生,搂定自然”的创作理念。《锁金风光》(拍品编号652)作于南京锁金村,西临玄武湖,东临紫金山,与秦宣夫执教的南京师范大学距离亦不遥远。画家此时常赴南京周边写生,作品取景开阔,色彩鲜明的现代建筑怀抱于远山新木之间,春日的风光与蓬勃建设的新机尽在其中。
经历了大半生的坎坷,在欣欣向荣的社会环境与开放的创作氛围中,画家也怀着愉悦的心情进行创作。作品中讴歌生活的景色,无拘无束的技法,完美的抒发了秦宣夫晚年的心意。

从早年的西方古典主义熏陶、中期的意识形态限制、到一个初步开放的创作环境,老一辈艺术家通过“无言”的风景创作,表达出“有声”的回应,无论何种境遇,始终对未来抱持着希望。在探索西方绘画技法与东方意韵结合的创作道路上,把乐观与思考传达给观者和多元时代的后辈。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