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刘庆和 2011年作 金丝娃娃 镜心

图录号:057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刘庆和 2011年作 金丝娃娃 镜心
图录号:
0579
年代:
2011年作
艺术家:
刘庆和
材质: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90×7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2011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夜场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题识:庆和钤印:刘、庆和、和、龢 隔岸,讲述的是一种空间距离或者说是一种情境。比如靠在阳台上看着过往的行人,在过街天桥上看着脚下呼啸而过的车辆,坐在岸边目击有人溺水,隔着栏杆观看动物凶猛。所以,岸是一块安全地带,坐望云水,远眺天尽,心境澄明。游弋在江湖,岸是彼岸或者回头是岸,最后长舒一口气终于上了岸。抬头望,岸上人满为患。是到达彼岸还是回头是岸,距离就在人心中长短不一远近难测。逐渐心岸就成了孤独的人生主题。是追求可见还是推心的精神游历,不知不觉中,路已走出了大半。现实生活中,人或懒散或奔命,入境和逃脱就成为虚实两境。于是营造环境、渐入佳境和逃离窘境,是经历的积极进取到消极退缩的全过程。懒散休闲或紧张工作于社会是否有利。心中似乎找不到多少依据于是迷失了眼前,也忘却了记忆。当无端的情绪变化在心岸着陆后,有形的界限已然模糊不清,剩下的就是物化的东西转眼之间成为一种意象再看这段距离居然弥漫了一种意境,心也随之靠了岸。那留在面前和萦绕在耳畔的声色都变成凝固了的视听。回头一望,置身于生活火热和救人于水火之中抑或逃离危难看上去是一念之差,其实本来是命中注定。是羡慕岸上之人,还是敬慕破浪泳者,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察个人心情。无奈,惰节总是在无聊拖沓之中追加续集,让好戏连台只是角色不同。于是深深掉入戏中。碧浪新绿,水岸相映。人在悦目的撩拨中走失。究竟怎样关怀和清理心中的岸,岸上人不紧不慢,心知肚明。天依然很蓝。空气也算新鲜。只不过没有人结伴同行,于是重新又回到固执的思考中。放眼望去,水面上人头攒动。浪花飞溅,像无数只手向岸边晃动,不知是炫耀还是在呼救,让人琢磨不清。岸,傲立于水,水,浸泡着岸,只是心在做精神的约定,所以无法形容。各种期待在身上负重,机械前行。彼岸是永远无法到达的期待,唯有心岸与灵性相通,可以凭栏歇息,超然地看着性急的人们赶奔前程。岸,也因此有所不同。艺术行为中,制造和接受者之间的沟通虽由自于“手”,却发自于“心”。所谓感受也是心迹情感的反射作用。所以说,“手”可以理解为我们心心相通的中介,至于“手”上活儿的好坏,至多也就是心路畅通与否而已。这就显现出创造在艺术行为中的重要意义。假如创造是带有指令性的任务,创造的动力多来自于外部力量的追迫,驱使我们如迎接挑战的士兵一样进入紧急状态,就难免把自身不切实际的想念和巴望,与外界的强拉硬拽联系起来。人为的阶段分化,是一种可视的挤压和诱惑,吸引着我们做着与创造无关又绞尽脑汁、有害体力的劳动,这就有碍于创造最朴素的目的的实现。讲到中国画的所学和所用,总会听到一些“中国画纯属另类”的定论,以其独立生成和发展的结论证明其不可比性。假定一种文化现象的生存非要以远离时代、脱离社会属性作为代价,那就只有禁闭在深宅里,也就等于限制了这一文化现象的延伸和发展的空间。中国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其学习方式是漫长的。在注重纵向演变过程中,尤以强调示范的作用。揣摩古人的技巧和情趣,把我们的胸怀尽量推至到古人的情怀,将自己的思索轨迹与古人的脉络相通是理解领悟中国画艺术的准人证。对于中国画的技术指标的时代贡献,早已都镌刻在各类画谱上了。供我们习摹。不断地造就与提高我们持久的钟爱,更是来自于追求手的技巧和样式完美的接力赛中,以此得到满足,创造不知不觉中已索然无味了。创造除去不盲目地模仿以外,对于周围事物的冷眼观察,不掉以轻心,借以主观判断力的验证,把自己置于一种无助的思考,反证他人或自我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就可以实现假定的愿望。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也就是从“学”到“用”的过程中,一些不切实际的遐想,一种飘然欲仙的境界时常把我们带到漫无边际的思维空间里,创造的最初蠕动往往就来自于这一缕神思之中。接下去的行为是一种情思的记录,一种思索轨迹的追叙,在这些看上去不成体统的轻描淡写的碎片中,却能闪烁着灵感的星光,创造就来自我们最朴素的遐想。也许苦苦寻觅也许信手拈来,当一种虚幻缥缈的东西与别人可以灵犀相通,甚至有可能引伸其它时,遐想就一下子具有了意义。创造在满足前面所述的自然需求的同时,得来无数的意外惊喜,使这一创作过程满载而归,这就是创造能够给人带来的其它无法取代的愉悦。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绘画艺术不属于表演,不属于文学描述,不属于目的追求,应该是一种独立的,轻松又伴有压抑或者来自内心深处的向外喷发的灵感表达。创造同样呈多种状态,有理念的,同时也有情绪化的。创造的作用和效果,不是一棍子让你痛苦失声,或者胳肢得你发出不自在的笑。随着创造的独立性加强,创造意义也就加深,同时它们所带来的情绪变化也就更加生动感人。—— 刘庆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