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杨明义 2010年作 我的江南我的家 镜心

图录号:0616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杨明义 2010年作 我的江南我的家 镜心
图录号:
0616
年代:
2010年作
艺术家:
杨明义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64×193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2011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夜场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题识:我的江南我的家。明义画于京华白之居。庚寅夏,明义画。钤印:杨明义、我法 杨明义的水墨画就范于中国画之传统,孕育于水印木刻,借鉴林风眠的某些语意,自出新颖,镜映江南泽国之魂魄,灵妙润秀,清丽莹俊,正所谓山色空蒙,雨亦诡奇,在他的诸多画评中,我偏爱张曼娟的那一句:“看他的画,是一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明净”尽概明义那种明媚澄净、简清空玄,其得江南川野、吴越文化滋润之深浅,但凡有智者均可心触意会得到的。杨明义虽自成一道,但他的画本质上讲,不是中国本体绘画自律的主流,就传统国画而论,他虽用笔墨宣纸,但只是一种边缘性极强的亚种。这里所谓的本体,当然是指明清文人画为高峰状态的历史漫长的绘画流。杨明义的画是这长流的衍体。他的画真是马斯洛所说的那种:“以自我为结合的中心点,自我为极射到感知印象中,感知的不仅是对象,而且是对象与认识者自我的混合。”(见【美】马斯洛着《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林方译第255页缺损认识行下)由此认识特征可知,杨明义的艺术境界便是由其主动地挑选江南世界中某些使其感奋对象及中国绘画文化某种他认可传性因子及发动至能传高度构成的程序。即传情变藐并嫁接入水印木刻之形相知感进行类化便变,移位换写,创造过程是经历一种高度的审美选择与改组才成立。这种高度也正是他文化、生存方式、心理因素及社会观念的最适度选择。也可以说是中国绘画在新的文化氛围中自律引起各类内变的一个边缘性响应,是一个具有一定创造力的开拓。这也是我们今天还值得对他作些讨论他的内在理由。但是他的画到了这一程度,其活性力已扩张到了一个极限。其认识上的缺损性格,被变化了的自然的、尝试性的、控制性格的暂时性、局部性及关于绘画传统的单相性选择所产生的历史的,地方价值观念的各种不自觉制约产生的对存在体的肢解性的割裂,必然地进入自然而然的背反,使其与原象、排斥性成立方式成为其艺术的基本性态。这样便也如马斯洛在总结缺损认识时说的那样:只能是抽象的、类化的、图式的、成规的、系统化的。杨明义的画,便是在这一样的一个规范上的成立。其所谓“分门别类还原到抽象”。使它画中的建筑、小舟、远山、近坡、烟柱、田埂、渔网、古桥都表现出一种高度的抽象价值。但又因其简到不能再简而自成个性局限。这便自然地引起一个封闭系统,即这种系统质愈高与其量愈成反比,再行进流变便成一个高度的困难,即这种人生心态文化影响,应物法则造象路径,自然抽象已形成为定式格局,再行突破便真似上蜀道之难了,这对杨明义自己与有种“接过来的同窗友好”也是一律平等的。即谁能目眺缺损之根由,心解封闭之妍媸,旷世罗长,谁便可以在这制约里破格而出,执定成败艰难谁便最后成为此道中高手。这便是杨明义绘画及其流派性反应的格局,定势的性格。向传统中国画借力也不易,因为中国传统绘画的认知方式是另外一个独立且自闭性更强的系统,它相当于马斯洛所描述的另一种认知方式的产物。“以对象为中心,忘我的超越自我、不自私的、不计利害的、认识者和被认识者的统一和融合,全神贯注的经验使自我消失了,全部经验都能组织在对象自身周围,使对象成为一个中心点或结合点”的那一类型。虽然中国历史漫长,认识历史也多变而曲折,但其认识方法也还是有其一贯性的规范。诸如“物我共化”,“应物象形”,“得鱼忘筌”,等等都不忘在绝对意义上离开上述认知的大藩篱。所以杨明义的那个系统与这一个系统便很难取得同构的方便,接受此便等于放弃彼,放弃彼便不存在接受此,对于杨明义自己也一样地公正,不偏不倚。所以杨明义画集第123页之后的六张画便完全是对于杨明义主体风格的自我否定。表现了杨明义对自己创造的形式也是缺乏理性坚定性的。与将他的形式接过来的“同窗友好”犯的几乎是同样的毛病,即放弃自己的系统、借助传统中国绘画的状物应象法则,这便很值得明义自己深思。即你是放弃自己还是发展自己?你的发展是放弃吗?你的放弃是发展吗?所以,我说,明义的画成败尚不在今天而在明天,而在于守此不弃又要更上一层楼去,心求意会,放弃自己已成之模式也并非前功尽弃,这一点明义应当十分慎审。大艺术家必有大流派及应,接过去也行,拿了去亦可,私塾公教也一样行得通,与天下人共证菩提嘛!对些些鼠窃狗偷亦应当垂视以无穷之知,所谓见知成识,便成大菩萨,佛讲六畜平等共修,佛相,魔相如此行相受识均不得无上法相。得真知灼见才得无上法谛,才能修成金刚不败之躯,明义意为如何。并希望一切智者在中西文化的交流播扬中个个修成渡海之大佛。—— 董欣宾评杨明羲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