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涂克 1961年作 山中春景

图录号:7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涂克 1961年作 山中春景
图录号:
70
年代:
1961年作
艺术家:
涂克
材质:
油彩 画布
作品分类:
尺寸:
49×99.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86349
USD:11424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上海泓盛
拍卖会名称:
上海泓盛 2009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油画雕塑 总成交额:4,135.75 万元 成交率:64.25%
拍卖时间:
2009年6月24日
备注:
声 明:
来源: 藏家购自作者家属。
附: 作者家属签名保证书一份。
涂克,1916年生于广西,1935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油画系就读。之后随陈毅将军部队进入上海受命创办“上海美术工场”任创作组长,1953年至1963年,涂克先生任上海市文化局美术科科长,美术处处长。并兼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期间受命创办了“上海画院”并任秘书长,创办"上海美术学校"任教务长兼油画系、雕塑系主任。还担任了广西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主席,广西文联副主席等职。涂克先生是以革命画家的形象出现中国画坛上的。
涂克先生的油画有种别具一格的特色。观赏他的作品,他能在画中用如此简练的手法概括地表达呈现在眼前的美景,可见他对油画这一艺术形式的掌握是多么娴熟,对于画笔和颜料他更是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当然这是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几十年如一日不,懈地探索和追求的结果。
1959年春上海美专建校成立,涂克先生是学校的创办人之一,任教务长,后来又任油画系主任。涂克主张油画民族化,要把油画这一外来画种变成绝大多数中国人能接受并为他们服务的画种。油画有很强的表现力,通过对事物的明暗对比和色彩上的冷暖对比来刻画表现描绘的对象,这显然同中国传统绘画以线为主,不强调明暗的表现手法大相径庭。绘画艺术为人们所接受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对它的理解。中国画为中国人所接受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基础,而油画则不然。涂克先生认为要使中国人认同油画,就不能照搬西洋油画的技法来表现中国的内容。中国的油画必须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才能更好地表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因此他就以不断的尝试探索来实践他的油画民族化主张。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为此做出的努力。他的画并不着重明暗关系的描绘,也不刻意去寻找色彩的冷暖关系,但他的画看上去却明快而简洁。
涂克先生的作品以风景为主,画幅的尺寸虽小但挥洒自如的笔触却苍劲有力,浑厚而老练,他在画中运用黑色非常大胆果断(黑色可与任何色彩形成和谐的关系)。他的风景题材是广泛的,可见他对生活中各种景物的关注和兴趣,他画山、水、村庄、田野、农舍、古老的小巷、小桥、树木以至工厂、城市。无论是近景或远眺,他的行踪所至都被记录了下来。我们能感受到画家对景物流露的真情被融入到了图画中。涂克先生的画的确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息,他并没有简单地在画布上模仿中国的山水画,更没有像某些画家索性在宣纸上用油画材料画中国画,以为如此便将油画民族化中国化了。
涂克是广西美术界的元老,也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陈逸飞、魏景山等都是他的学生。六十年代离开上海后,涂克长期担任广西美术界、美术教育界的领导职务,因此也与广西桂林的山水结下了情缘。他曾跑遍广西各地,进行实地写生和油画创作,更是无数次地亲临桂林描绘漓江山水。也就在这一时期,他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探索,又有国立艺专学习时期前辈艺术理念影响,并融入自己独特的绘画手法和心灵感悟,加之对油画、油墨画、水彩画、水墨画、版画、竹笔画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逐渐形成了他那带有浓郁的亚热带风情的绘画风格。他画漓江山水是通过自己的艺术理解和想象,对漓江题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开创了神似形不似的诗化了的漓江画风。涂克的作品具有全新的现代意识、简洁的装饰构图,微妙、高雅的抒情色调令人耳目一新。他把线条、意象、笔墨、夸张的节奏有机地融为一体,再把水彩画、中国画、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巧妙地熔为一炉,构筑起娴熟完美的画风,达到了形式韵律审美趣味的高度和谐独具魅力。涂克的不少作品喜以雄奇存姿,显示出广西奇山大川浑涵汪茫、千奇万状的壮丽风貌。有宏大豪岩、高拔飞动,有突兀奇险、磊落浑厚、气韵多得。他像禅宗悟道似的发现了绿色的无穷奥妙,善大片酣染绿色,随手写来,翠叠纷披,奇异、鲜润、那样嫩、不杂些沉渣,把亚热带南国的阳光、空气、水分描画得千绿万绿,故有“涂克的绿色世界”之称。(晓风《2006年第一期》)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