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允禧 董诰 四时山水 册页

图录号:321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允禧 董诰 四时山水 册页
图录号:
3213
年代:
--
艺术家:
允禧 董诰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6×12cm×12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2011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品藻如春——清代御笔暨宫廷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四)》,第155、156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著录:《宝迂阁书画录》卷四(《历代书画录辑刊》第13册,第693—696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引首:紫琼宝绘。钤印:李慎之印、勤石款识:董诰对题:臣允禧恭画。钤印:臣、允禧(一)白云戴青山,山气随云浮。山人乐在此,终不厌丹邱。时爱前溪水,亦或棹棹扁舟,问渠何所似,口诵逍遥游。钤印:雪泥鸿爪(二)春雨正霏霏,春林简蕨肥。鱼惊花外艇,犬吠柳间扉。溪水浓如酒,山云白似衣。悠然玩清景,虑淡已忘机。钤印:载笔(三)层峦新雨足,灌木转多阴。欲就迎凉处,时为散发吟。月来湖空阔,风入树萧森。一倍添幽赏,溪山称此心。钤印:瓣香、柘林。(四)山势识龙蟠,香台拥翠峦。草堂(四)山势识龙蟠,香台拥翠峦。草堂猿啸晚,蕙帐鹤惊寒。云护梁僧墖,苔封宋封坛。昔年游历处,今向画中看。钤印:春壶(五)野屋空山里,林泉象外幽。淡云初霁雨,红叶早惊秋。路转山藏屋,桥危岸倚舟。直疑人境异,便欲问丹邱。钤印:董诰印、雅伦小印(六)秋林雨过云犹湿,绿莎亭子小于笠。渔榔欲来犹未来,隔岸惊起双鸂鶒。丛芦疏柳白昼静,落雁飞鸥尽日闲。平远欲收千里胜,清诗正合助江山。钤印:鹤伍(七)碧嶂秀重重,岧嶤逼华嵩。两淙孤壑应,云壁小蹊通。呼酒三村舍,藏书一亩宫。山深人不见,花鸟领春风。钤印:人淡如菊、鹤伍(八)峰高迟出日,山气晚氤氲。叶润林藏雾,崖分谷吐云。客衣晴亦湿。瀑响远逾闻。茅屋依深樾,逃虚有隐君。钤印:柘林(九)莺啼山雨歇,前川绿正繁。人家在空际,鸡犬昼无喧。澹澹流水意,依依田父言。漫鼓木兰楫,往溯桃花源。(十)木落霜气清,秋山净如洗。天空万籁寂,地迥孤云起。深溪湛寒绿,对此清心耳。安得扫苍苔,横琴写流水。钤印:松石闲意、蔗林书画(十一)竹翠周遭户外,溪声逈彻楼前。两耳不闻车马,四山只有云烟。石磴初安茶臼,篆烟时拂纱窓,天外青山历历,门前白鸟双双。钤印:心画(十二)冬岭森瑶林,积雪缟绝壁。天空失孤岛,万境喧一寂。想彼行路人,旅骑犹歴歴,髙居有逸民,纶巾坐方适。柘林董诰书。钤印:董诰印、柘林鉴藏印:宝迂阁书画记、少石审定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爱新觉罗允禧(1711-1758),原名胤禧,因避雍正帝讳改胤为允。字谦斋,号紫琼,亦作紫噊,别号紫琼崖道人(因得端溪岩石,宝爱特甚,遂以自号)、春浮居士等。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经营惨淡奉敕作,传世独此邀天工——读允禧作、董诰对题《山水册》自问世之日起,被人推崇备至的《红楼梦》即因其诸多谜一样的情节、结构、故事而获致人们不遗余力的考证、索引,并由此诞生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其热情至今不稍减。不过,前人所持,大抵不外索引、考据之类;因《班主任》揭开“伤痕文学”序幕的小说家刘心武先生则综合各家之见,致力于“揭秘红楼”,又揭起了新时期红楼研究的大旗。有意思的是,许多此前的研究中无足轻重的人物,在刘先生的“揭秘”中成为小说中极为关键的角色,并都有着深刻而诡秘的身世背景,譬如北静王水溶,即被他视为康熙第二十一子爱新觉罗•允禧(1711-1758)在小说中的化身,并牵连着一个巨大的身世谜案。在他看来,允禧获封慎靖郡王,乾隆时又将其皇六子永瑢过继允禧为后,“靖”同“静”,“永瑢”两字各减一笔即得“水溶”,可见曹雪芹用心。实际上,允禧是康熙诸子中个性最为特出的。或许自知因为序齿太幼而无法与诸位兄长争储,这位庶出的皇子只好自幼便淡泊名利、无心政治,而专注于笔墨丹青风雅余事。他善书画,长花卉,“笔致超逸,画风清淡”,山水则得力倪瓒,有“本朝宗藩第一”之誉;亦能诗,乾隆帝列其诗为“国朝诗别裁之首,以代钱谦益者。”甚至以怪闻名的郑板桥亦对他拳拳服膺,称:“胸中无一点富贵气,故笔下无一点尘埃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然,精理迸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允禧虽号为诗书画“三绝”,但尤工山水。其画得郑板桥极力推崇,郑在跋允禧的诗集中声称:“主人有三绝:曰画、曰诗、曰字;世人皆谓诗高于画,燮独谓画高于诗,诗高于字。”可见其识力之一斑。《清文稿》本传中也说:“允禧诗清秀,尤工画,远希董源,近接文徵明。”昭连(1776-1833)《啸亭杂录》则极称允禧“擅名画苑,可与北苑、衡山把臂入林。”奖誉奇高。事实上允禧画名当时已著,其《黄山三十六峰》册,乾隆即亲笔为对题,这似乎是宗藩中仅有的恩遇。不过,允禧传世作品却极少见,即便目前中国古代书画最权威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所收亦不过两件而已;而此件为贵州著名古代书画收藏鉴赏家陈夔麟(1855-1928)旧藏的山水册则应是目前所见允禧最重要的作品。关于此册,陈氏在《宝迂阁书画录》卷四“慎郡王山水册”条下称:“此册章幅虽小,而山水云林皴染浓厚、舟亭人物点缀精工,自是奉敕经营惨淡之作。天潢艺事,紫琼与瑶华并称,然不得不于紫琼首屈一指。”其论亦以允禧为“本朝宗藩第一”,叹赏极高。本册十二开,分绘“春溪匹练”、“春山叠翠”、“雨峦桃喧”、“层峦雨过”、“柳荫归舟”、“碧嶂流泉”、“阔浦遥山”、“红树青山”、“秋山落木”、“云壑幽居”、“岩壑扁舟”、“晴峦雪霁”,各逞风流,又尾署“臣允禧恭画”,正足资证陈氏“奉敕”之作所言不虚。册首有李慎篆书“紫琼宝绘”四字。李慎字勤伯,号柏孙,铁岭人,隶汉军旗,咸丰三年进士,官陕西布政使、西宁办事大臣。《皇清书史》称其“工篆隶、精鉴赏、收藏名迹极富”。又每开均有董诰(1740-1818)对题。董诰为当时重臣,历礼、工、户、吏、刑侍郎,又充武英殿总裁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承父邦达风而艺名极著。此册董诰对题均以五言律诗出之,楷书极工,法度谨严,亦显为奉敕之作。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