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敦煌·普贤菩萨白描 纸本水墨

图录号:131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敦煌·普贤菩萨白描 纸本水墨
图录号:
1313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孙宗慰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188.5×11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2019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油画雕塑
拍卖时间:
2019年06月14日-15日
备注:
[出版]:《文明的回响·第一部 穿越敦煌》,河北教育出版]社,第214页,2016年。
声 明:
[展览]:1.“文明的回响·第一部 穿越敦煌”太庙艺术馆,北京2016年。2.“伏游自得:孙宗慰20世纪40年代在西北的写生、临摹与创作”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2015年。[来源]:艺术家家属孙宗慰是20世纪30年代受教于徐悲鸿的第二期学生,他于1934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早期学院美术的严格训练使其练就了卓越的素描技巧与表现力,而这坚实的造型功力亦为其日后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理解和把握以及为中西融合的探索奠定了基础。1947年之后他应徐悲鸿之邀任职于国立北平艺专。他曾陪同徐悲鸿多次外出写生,并受到张大千的特殊赏识,邀他在1941年作为张大千的唯一助手远赴甘肃、青海等地,对于敦煌石窟和寺庙壁画遗迹做考察抢救和临摹复制的工作,西北风情和法度主导的壁画摹绘使得孙宗慰走出了一条“始于悲鸿、基于大千”的独树一帜的油画民族化风格。对于敦煌古代壁画的创作需要起稿、勾线、着色,即古代匠师所说“一朽,二落,三成”,而临摹也需要这些工序。当时张大千和孙宗慰的工作团队所临摹的敦煌壁画,大幅用布,小幅用纸和绢,石窟壁画临摹工序非常复杂,一般是:覆玻璃纸白描勾出壁画原作线条初稿(铅笔稿),然后用墨线勾稿,记录下原作各部分的颜色,然后用纸覆在由木框绷着的画布上,然后迎光过稿,最后敷色等工序。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其中,尤其是白描线稿是最为复杂和耗时的,孙宗慰凭借在徐悲鸿门下练就的扎实过硬的素描造型能力,在这项壁画临摹工作中表现的非常出色。这两件孙宗慰壁画临摹作品均创作于1940年代随张大千去往敦煌时期临摹敦煌千佛洞的作品,他高超的技艺和造型能力令整个画面释放出撼动人心的气魄,有唐代吴道子“吴带当风”之质感,又具北宋李公麟“行云流水”之韵律,那舞动飘逸的袖袍和飘带采用兰叶描的手法,以劲怒的笔力和博大的气势来表现宗教题材人物画,有一种“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孙宗慰在敦煌时期的壁画临摹经历,使他受到非常成熟的古代绘画手法与程式的深刻感悟和影响,对于他后来为人熟知的大量对于西域蒙藏风土人情的描绘和更深入的探索风景人物“中西融合”的创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孙宗慰现存的壁画临摹作品非常稀少,这些作品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有里程碑式的历史价值。在现今还存世的孙宗慰敦煌时期临摹的壁画线描作品中,那些飘逸的飞天侍女那灵动的线条和佛造像正是当时和当下不可多得的人间逸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