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吴冠中 风景

图录号:81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吴冠中 风景
图录号:
819
年代:
1983年作
艺术家:
吴冠中
材质:
布面油彩
作品分类:
尺寸:
52×72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2015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现当代美术 — 油画雕塑(一)
拍卖时间:
2015年11月27日-29日
备注:
声 明:
[签名(右下)]荼八三年[来源]《翰海1999迎春拍卖会·中国油画》,翰海拍卖,1999,封面

1983年,吴冠中曾受邀到木里藏区写生,主要活动在普格和木里一带。那里的高原地貌与磅礴的山峦与先生经常描绘的江南风景迥异,令他大为惊叹。此幅《藏区风景》是那次写生讲学活动中创作的唯一一件油画作品。画面中远景与近景疏密对比强烈,既突出了远处山峰的雄伟壮丽,近处藏地的原始苍莽之感也被描绘的神形兼备。

此作便开始了吴冠中“油画民族化”的道路。美学家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物都会根据欣赏者的感情发生变化,所以,画家不能只是见景画景,娱人眼目,只有意境营造得成功,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吴冠中一生致力于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中国化的探索。他着力把法国印象派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在《藏区风景》中“对景写生”已成为艺术家自己内心的创作。作品融入了吴冠中对藏区的情感,营造出对形式美的追求与把握。

画面近景呈现一片树林风光,粗看呈散漫之势,细看则发现章法可循。满山树木依前景的丘陵而生,尤其在左侧黄金比例之处,矗一高松,引发视觉的关注。而顺着高松下望,又会发现一条山涧溪水,横流而下,其引发的视觉之流动性,颇显大自然的秀美灵动。而溪边蓬生的各种绿植灌木点缀其间,生动盎然,靠近溪水和灌木处,一间藏式民房以写意的形式,勾勒于方寸之间。一身桃红和湖蓝色的民服,斜挂树林之间,其跳跃的颜色,恣意的笔触,在一片郁郁葱葱的褐绿色中间,呈现出如梦幻般的场景。而远景中的山丘则以近乎平涂的草绿色,中和了前景中树木茂林的繁复,在画面上起到收住观众视线的作用,引领目光移向上方的远景,从而加强了空廓而渺远的意韵。一定程度上,这种延展视角的手法如同诗意的意境手法,成为吴冠中以后在风景画中一直坚持的原则。

色彩也是表现意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吴冠中熟练掌握印象派色彩,然而纯粹的印象派长于对于光影的追求,是不利于表现中国意境的。吴冠中几乎不怎么表现光影,用他的话说他画的都是半阴天时的色彩效果,这一点就是与印象派的的重要区别。吴冠中是最善于利用空白的画家,巧妙的利用空白也成了他的主要风格特色,大面积的黑白色块对比显然是水墨画的语言。

1983年7月底至8月底,吴冠中先生接受四川凉山州艺术馆的邀请,前往该地写生、讲学。主要活动在普格和木里一带。本拍品是那次写生讲学活动中创作的唯一一件油画作品。后赠送木里接待单位。左页照片为吴冠中先生在木里作此画情景。照片背面有吴冠中先生手书“1983.8木里”。

吴冠中强调风景画要在写生中创造。他没有像西方风景画家选一个固定角度写生的取景方式,而认为传统山水画家组织画面的方法十分可取,即先游一遍,到处看看,构思一番,在速写簿上或脑海里构好图,直到动手画时,还要变换几次写生地点才能完成作品。这样一种不断移动画架、变换视角的做法,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吴冠中把这种在写生中创造的方法,称作是“在山中边选矿边炼铁”,虽然还是“对景写生”但是早已变成了面对自然的创造。

吴冠中
为了画风景画,我也曾跑过不少地方,但感到可游的胜迹多,入画的对象少……我也在绘画的道路上摸索冲撞,几年来在风景画中所以尝试这些方法,无非是想能见景抒情而不局限于见景画景。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