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王攀元观月

图录号:87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王攀元观月
图录号:
877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王攀元
材质:
布面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33×2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诚轩
拍卖会名称:
北京诚轩 2014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油画雕塑
拍卖时间:
2014年11月19日-24日
备注:
声 明:
签名:P.Y.展览:“九个太阳:王攀元精选展”,2001年,形而上画廊,台北
跋涉了一世纪的乡愁
(拍品编号?877879)王攀元的艺术
王攀元1911年出生于江苏北部的徐家洪,1949年赴台湾,目前生活在宜兰市。这位年逾百岁的画家一生坎坷。父母早亡使他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了世态炎凉,豪门大族亲情的冷漠,更是给他的人生抹上了孤独的底色。而艺术,则成了当年那个沉默少年唯一的精神支柱。1933年在恩师吴茀之的帮助下,王攀元考入刘海粟创立的上海美专,师从留法归国的西洋画家张弦、国画家潘天寿等人。读书期间,王攀元结识了对他一生影响至深的红颜知己季竹君。虽然二人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失去了联系,但代表季竹君的红衣女子形象,却成为了王攀元日后画作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1949年因时局所迫,王攀元举家迁台,起初在高雄港靠当杂工为生,直到1952年才在宜兰谋得教职。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攀元一家都是在草寮中栖身,因此草寮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他之后的画作中,成为家的象征。
王攀元的作品形式,虽以油画和水彩这一类西洋绘画为主,但其精神意涵却是东方式的。他的作品完全以色彩铺陈,以复杂微妙的变化营造出朦胧的空间感;而大面积的单色调又具有中国画中留白的意味。画中意象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十分注重形式美感的营造。在油画《观月》(拍品编号877)中,深色的背景上有一轮圆月和一位红衣长发的女子,这是王攀元最青睐的意象组合,在他的作品中曾反复出现。然而不同于其他作品中女子与月亮各居一隅的构图方式,《观月》的女子似在抬头仰望月亮,这一动作使两个意象之间形成了对话,也较之前的“绝对”孤独,多了一份希望与温暖。
王攀元不强调技法,他甚至曾说:“一个画家技法去除之后,还剩下些什么呢?”①但事实上,他的作品并非如看上去一般简单,而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在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