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吴冠中 1977年作 漓江竹林
图录号/艺术家:

吴冠中 1977年作 漓江竹林

图录号:52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吴冠中 1977年作 漓江竹林
图录号:
527
年代:
1977年作
艺术家:
吴冠中
材质:
漓江竹林
作品分类:
尺寸:
56.5×41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拍卖会名称:
专场名称:
二十世纪中国艺术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款识:
荼七七(右下)来源: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漓江竹林
「我着力于江山如画的倒影之美,着力于酥软、柔和的情调之渲染,但往往只表现了江山之一角。我想将罗带与玉簪之美,构成酥软柔和的虚实之美,作为充溢整个画面的主角。山之倒影加强了山之层次,但有意无意间又割断了罗带。罗带,那是漓江的命脉。我首先保住罗带的飘逸无阻,不染倒影,且时强调远远近近的山之层次,着意表现玉簪的半透明质感。」
吴冠中《吴冠中绘画形式分析》
唐诗意境的现代演绎
自五○年代归国后,吴冠中走遍中国各地写生,论足迹之广,可谓无与伦比。1977年4月,吴冠中带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到广西桂林、南宁写生,而《漓江竹林》正是此时之作。
对于中国艺文创作,漓江堪称江南以外的最受青睐之地。吴冠中文学素养深厚,曾引唐诗「水如青罗带,山作碧玉簪」来概括漓江风景,创作时亦以「山」、「水」元素的张力和映衬为重点。本作以近水远山为基本格局,而不论是山的灰抑或水的蓝,颜色均调校得极其淡雅,以突显江水之柔和飘逸。江水本占作品最大面积,但水中映影增加了山岳和竹林的份量,丰富了本身的层次。艺术家在自叙其漓江作品时曾提及此番用心,而本作不仅作出了上佳示范,亦为传诵千古的唐诗意境,重新赋予现代意义。
突破油画创作的绿色关隘
《漓江竹林》色彩简约,尤以竹林的大片绿色最为瞩目。如此布局看似简单,对艺术家而言却有莫大困难。吴冠中曾经在文章《闲话画竹》提到,声势动人而色调单一的景象,难以发挥油画的色彩斑斓,而气质袅娜的竹林,又不宜发挥油画的粗犷,是以难上加难。面对这一关隘,艺术家自言多次无功而回,亦认为「借用传统中画竹的程序,其实是无济于大局的」;经历反复思考与尝试,他终于得出以下结论:「那一色青绿其实并非单一的青绿,其间色调的递变极为微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