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谢景兰 约60年代作 丹霞照青峰
图录号:509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谢景兰 约60年代作 丹霞照青峰
- 图录号:
- 509
- 年代:
- 约60年代作
- 艺术家:
- 谢景兰
- 材质:
- 丹霞照青峰
- 作品分类:
- 尺寸:
- 149.9×113.9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拍卖会名称:
- 专场名称:
- 二十世纪中国艺术
- 拍卖时间:
- 备注:
- 声 明:
- 来源:
欧洲私人收藏
「音乐触发舞蹈,舞蹈带动绘画,在那种陌生得让人一再细味的平面中,她开始寻找宋元山水的缥缈幽寂,神畅意酣;舞袖在空中浏漓顿挫的轨迹,化成了书法线条,舍意而独立,袅娜激荡于余音微茫的虚空中……她在创造艺术的同时,艺术也在创造她。」
陈浩星,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
气游天地,神驰物外
艺术创作之中,绘画与音乐经常互相启迪,但像谢景兰一般融汇音乐、舞蹈、书法和绘画于一身的艺术家,在现代艺术史上,则不多见。《丹霞照青峰》是谢景兰的抽象风景佳作,其有如在青绿山水上泼泻丹砂,使万壑峰峦浮于漫天红霞,给予观者无限驰骋空间,其意境与南宋夏圭、马远的清旷山水遥相呼应,但其用色之浓郁澎湃,又使艺术家的感情抒发酣畅,富于现代气质。画面的颜色层次丰富,构图极其严谨,从玄黑的底色敷设渐次而上,方及于鲜艳淋漓的丹朱翠蓝,水火互济而象限无穷,产生望之不尽的辽阔景象。
尽管是油画创作,《丹霞照青峰》的笔触却极具东方韵味。作为战后法国抒情抽象运动之一员,谢景兰善于援引自身的丰厚文化底蕴,塑造自我风格,其柔韧有力之笔触,既脱胎自中国书法,亦似舞蹈员在画布上留下的痕迹,似乎绘画线条之本身,己是乐谱上的高低韵律,欲在画面之上留下声音。
抒情抽象重视艺术家的自发冲动、无规则构图和率性表达,使得创作过程与作品同样重要,这与书法和舞蹈强调身体语言、追求过程中的精神解放不谋而合,使得谢景兰的优厚天份得以发挥,并成为她的艺术印记,在欣赏《丹霞照青峰》所缔造的精神境界之余,观者亦彷佛能重现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之中舞姿洋溢的风采。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萧勤 1989年作 中国之再生
-
赵无极 1950年作 红林
-
赵无极 1949年作 裸女
-
丁雄泉 约80年代作 持扇双美
-
刘玖通 2012年作 行人更在春山外
-
刘玖通 2012年作 大美不言
-
苏笑柏 2010年作 喝采
-
黄钢 2011年作 红尘
-
谢景兰 约60年代作 丹霞照青峰
-
朱德群 1980年作 映红
-
朱德群 1979年作 旭日千里(三联作)
-
萧勤 1995年至2011年作 鸿
-
萧勤 1961年作 道曲
-
许汉超 约70年代作 裁缝师
-
许汉超 约50年代作 巴黎的屋顶
-
许汉超 约50年代作 午间时光
-
许汉超 约70年代作 风箱
-
许汉超 约70年代晚期作 天界阴阳
-
许汉超 约60年代作 宇宙
-
许汉超 约60年代作 科欧劳山
-
许汉超 约50年代作 静物与鱼
-
许汉超 约60年代作 劳动者
-
朱沅芷 1926年作 旧金山街景
-
朱沅芷 1927年作 艺术家
-
吴冠中 1972年作 西柏坡山村
-
吴冠中 1991年作 玉龙山下丽江城
-
吴冠中 1977年作 漓江竹林
-
艾轩 2011年作 人在远方
-
艾轩 2011年作 人在远方
-
艾轩 2011年作 人在远方─女孩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