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陆俨少 垂老别 立轴

图录号:245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陆俨少 垂老别 立轴
图录号:
2451
年代:
--
艺术家:
陆俨少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66×32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八周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夜场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著录:1.《陆俨少精品选集·上卷》第178-179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4月。2.《虚怀斋藏陆俨少书画集》第48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 题识:垂老别。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渡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岗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处为乐上,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钤印:陆俨少、甘为牛、穆如馆鉴藏印:虚怀斋收藏印 展览:“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1月。《垂老别》出自杜甫组诗“三别”,另两篇为《新婚别》、《无家别》,其写作背景均为公元759年,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军败于邺城之后,朝廷为防止叛军重新向西进扰,在洛阳一带到处征丁,连老翁、老妇也不能幸免。《垂老别》即写一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苦情。当时杜甫正由洛阳赴华州任所,皆据路上见闻所写。与《三吏》不同,《三别》的叙述主体并非作者本人,而是诗中之人,《垂老别》即是从老翁角度所写。此幅《垂老别》诗意图仍旧采取诗配画的形式,上幅为淋漓洒脱的诗文长题,下幅的画面甚为简单,仅用“男儿既介胄”和“老妻卧路啼”两句来呈现诗文的格局。老翁立于画面正中,其一身甲胄,左手握拳,右手抚胸,面部苍老,眉头紧皱,神情却十分坚定;与其高大坚韧的形象构成对比的是坐在地上痛哭的老妇,老妇身躯佝偻,身着简朴、单薄的布衣,不停以袖抹泪。没有任何背景,画家完全通过形象的对比和神情的刻画来表现一个伤感的离别场面。老翁的面部表情十分复杂,其一方面饱含痛楚,因为“子孙阵亡尽”,自己却“垂老不得安”,另一方面已经知道自己“此去必不归”,还担心老妇没有御寒的衣服。国与家皆不安乐,国家前途堪忧,自己后继无人,亦无力照顾老妻。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无力,从老翁抚胸的右手或可体味到:“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与老妻离别时的心肺俱裂,无处寻觅乐土的绝望,均在无言之中静静释放,颇可使人感受到杜诗中的悲凉,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伤痛。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