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吴承仕 致陈垣有关清室善后委员会的信札五通

图录号:52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吴承仕 致陈垣有关清室善后委员会的信札五通
图录号:
525
年代:
艺术家:
吴承仕
材质:
信笺 五通六页
作品分类:
尺寸:
31.5×26.5cm 26×17cm 24.5×14.5cm×3 23×10.5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
拍卖时间:
2023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周四至周六)
备注:
声 明:
为保护文献完整性,陈垣上款信札,图录号Lot441-Lot595先以整体标的拍卖,整体标的拍卖时的图录号为Lot440,估价RMB18,000,000-28,000,000,如整体标的未成交,再单标的分开拍卖,起拍均无底价。”

识文:1. 援庵尊兄左右:同事廖君维勋于书画金石素有研究,拟加入善后顾问,以广识见,属弟介绍,不审尚能添聘否?如承俯允,请直函廖君(西四牌楼太平仓平安里)。手此,敬询近好。弟承仕顿首。 2. 援庵先生:委员会函件并收。弟将时间表奉上,请转交委员会为感。再,到会工作,是否须俟通知,到会是何路线,上直何处取齐,一切务乞示知,至要至要。敬问撰安。弟承仕顿首,二月十八日。 3. 坚士、援庵先生:昨在清宫点查休息室,闻刘含章君宣言,前在太极殿、长春宫等处发见被盗之迹,靴痕手印,了了分明,法当请地方司法官厅,侦查检举。如官厅认为所遗罪迹无保存之必要时,始能开始点查。今案既未破,而太极、长春诸处,均已点查,则委员会之处置,实为不当云云。弟等以刘君所述,甚有理致,故昨日下午,同人一律不到弟一组执行职务,以避嫌疑,并致函李委员长,诘问其开点太极、长春之故。其函弟亦署名,明日当可发送矣。弟于此事前无所知,果如刘君所言,则委员会至少亦当负过失之责。刘君又言,足印似为皮鞋形,其端甚纤云云,言外尤有深意。不审二兄深知开点之始末否?弟昨在场亲见亲闻,故以奉告。手此,顺颂日佳。弟承仕顿首,六月二十日。 4. 兼士、援庵先生鉴:昨检阅养心殿,发见康有为、升允、金梁、江亢虎等阴谋复辟函件数事。其事皆在癸、甲之际。可知溥仪自复辟失败以后,了无悔祸之意。此次驱逐出宫,待遇已为宽大,而论者颇多误会,如胡适之辈,且表同情于废帝,尤足淆乱观听。事后,复有自命遗老如刘若曾之流呈请执政,为之缓颊,是是非终未大白于天下也。意谓上述文件,应在报端公布,使民众周知。既足以闲执谗人之口,即将来处分故宫旧物,亦足使清室遗孽,不得妄有主张。务请极力主持,随时发表,于事至为有益。顺候起居康胜。弟承仕顿首,八月一日。 5. 今日检得载恬日记及溥仪日记数册,皆属秘要文件。欲提出而军人不许,望即提出为要。又吾辈点查员,是否应受军人指挥?彼辈常沮挠检查员行事,亦乞注意。此上兼士、援庵二兄。弟承仕白。 出版:1. 《陈垣先生往来书札》P96-98,陈垣等著,陈智超编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2年。 著录:2. 《陈垣来往书信集》P154-156,陈智超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 《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P185-187,陈智超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说明:陈垣上款并旧藏。 吴承仕信札五通,围绕清室善后委员会工作事宜而作,谈到清点清宫物品时发现光绪帝载和宣统帝溥仪日记、太极殿和长春宫疑被盗、溥仪出宫及复辟密谋文件,推荐同事廖维勋,询问到会工作时间、路线等,兼及胡适、康有为、李煜瀛、升允、金梁、刘含章等,有重要史料价值。约作于1925年。吴承仕时任养心殿点查小组组长,陈垣为代理委员长并兼任常务委员。 在信中,吴承仕谈到“发见康有为、升允、金梁、江亢虎等阴谋复辟函件数事”,并对“胡适之辈”“自命遗老如刘若曾之流”“表同情于废帝”,乃至“为之缓颊”的做法表示不满,作于1925年8月1日。信件作于点查养心殿物品时发现康有为等人密谋复辟函件之次日。其中为1923至1924年间康有为、升允、金梁、江亢虎等人阴谋复辟的往来函件,包括康有为请庄士敦代奏《游说经过》函、内务府大臣金梁《条陈二事、三事》及《列举贤才》各折、金梁为江亢虎请觐折、致金梁请觐二函等。此事及函件内容可见报于1925年8月7日沈阳《盛京时报》。吴承仕认为据此“可知溥仪自复辟失败后,了无悔过之意”,遂上报委员会,由委员会致函京师地方监察厅,要求起诉溥仪,又将此案移送京师高等监察厅,“使民众周知”,以正视听。此事后以证据不确而被驳回,不了了之。 复提及在清点清宫物品时,发现有溥仪及载二人日记数册,数秘要文件,吴承仕“欲提出而军人不许”,遂将此事告知陈、沈二人,并对军人干涉点查表示不满,请二人注意。可见当时点查员在清点工作中,与随行的军方之间产生工作冲突,并引起点查员的不满,足见当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清宫善后委员会组织点查员清点清宫物品时,曾派军警人员随行,后因军警方面未到,遂由警备司令部改派驻守宫外的军队长官随行。 另一信中,吴承仕报告故宫被盗的消息,为避嫌疑,“同人一律不到弟一组执行职务”。而“太极、长春诸处,均已点查”,遂“诘问其开点太极、长春之故”。信中并详细描述偷盗人留下的痕迹,谓“靴痕手印,了了分明”“足印似为皮鞋形,其端甚纤云云”。所及故宫被盗案,由清宫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第六组组长谭钟麟于1925年4月20日率众发现,随后报警,见诸报端,引起社会关注。林白水曾撰《清宫又被盗了》,发表于《社会日报》。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后,办公地址设在神武门东耳房,以会同清室近支人员,点查清宫物品。故宫是当时各方势力角逐的中心之一,常起事端,以至参与其中的学者,如陈垣、马衡等,均面临诸多考验。陈垣乃至因之被软禁,故宫首任院长易培基则因故宫盗宝案蒙冤被迫辞职。 所及廖维勋系吴承仕在北洋政府司令部的同事,著有《监狱学》《广京罪犯习艺所与南番两县改良监羁议》等。据吴承仕信中所说,因其擅于书画金石研究,欲加入清室善后委员会善后顾问,以增广见识,吴氏遂作推荐信。 查1929年《中华民国政治史》上卷,1924年11月溥仪出宫后,国务院组织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接收、清点和保管故宫文物。李煜瀛任委员长,蔡元培、沈兼士、陈垣、罗振玉、易培基、宝熙等十四人担任委员。1925年10月,清室善后委员会废,改设故宫博物院。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