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吴承仕 致陈垣有关鲁迅、章太炎等信札四通

图录号:52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吴承仕 致陈垣有关鲁迅、章太炎等信札四通
图录号:
524
年代:
1923、1924、1927年作
艺术家:
吴承仕
材质:
信笺三通三页、明信片一帧
作品分类:
尺寸:
26×17cm 25.5×17cm 27×16cm 13.5×9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
拍卖时间:
2023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周四至周六)
备注:
声 明:
为保护文献完整性,陈垣上款信札,图录号Lot441-Lot595先以整体标的拍卖,整体标的拍卖时的图录号为Lot440,估价RMB18,000,000-28,000,000,如整体标的未成交,再单标的分开拍卖,起拍均无底价。”

识文:1. 援庵我兄大鉴:前日晤谈甚快。弟任中国大学国文主任,殊无成绩可言。而暑假以后,如林公铎、杨遇夫、周树人等皆已他就,组织尤为困难。拟请我兄授课二三小时,大约不出史部,科目由兄自定,不识能降心相从否?无任钦迟之至,即颂近好。弟承仕顿首,八月十日。 2. 援庵尊兄鉴:十日前得太炎先生书,属代检《明宪宗实录》,弟即函托钱玄同,至今未得回信,想玄同已暑假南归矣。而太炎先生欲检此书甚急,今敬求代检。应检之处甚为简单,弟实与彼中人无素,与其展转介绍,不如径乞代办之为得也。如能速办,尤所感激。原书钞阅,手此奉恳,顺颂暑安。弟承仕顿首,七月廿九日。 3. 本星期六,自作主人,思辨社轮集,能展缓一星期更佳。昨读《长庆集》有句云:“藩东节度‘摹阐'市”,此亦译音之较异者,或足供参考也。援庵先生。弟承仕白。四月三日。本京西安门大街众议院议员陈援庵先生,吴寄。 4. 援庵我兄左右:日前相遇,匆匆未尽所怀。师大讲演已蒙允许,仍请先示讲题及时间,已便函请。有暇即希见复最佳,每日(每日者不论何日也)午后(除星期二)可也。即询撰安。弟承仕顿首,十一月一日。烦便交陈援庵兄。 出版:1. 《陈垣先生往来书札》P92,陈垣等著,陈智超编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2年。 著录:2. 《陈垣来往书信集》P153、156-157,陈智超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 《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P184、187,陈智超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说明:陈垣上款。 吴承仕信札四通,谈到鲁迅、林损(公铎)、杨树达(遇夫)均已离开中国大学,为章太炎代检《明宪宗实录》,思辨社轮集延期,以及请陈垣讲学等。 信中提及此年暑假后,林损、杨树达、鲁迅等人皆辞职离开中国大学。林损离开中国大学是在1927年夏,系受东北大学校长王永江聘请任主讲席,是年秋,又推荐黄侃前往任教。此事皆在1927年,故可认为此信作于1927年8月10日。写信时,鲁迅等人皆离开中国大学,钱玄同因与黄侃不和暂时停课,国文系一时无几教授讲课,时任系主任的吴承仕遂作此信请陈垣前往中国大学授课。吴承仕于1926年担任中国大学国文系主任,由于当时中国大学尚属私立大学,聘请教授甚为艰难。吴承仕在担任系主任期间,通过自身人脉,聘请鲁迅、钱玄同、杨树达、林损、黄侃、朱希祖、刘文典等一众名家来校讲学,并进行一系列改革,使中国大学享有一定声誉。 另一信云,吴承仕得老师“太炎先生书,属代检《明宪宗实录》”。所言“太炎先生书”,指1924年7月14日章太炎致吴承仕函。该信言章氏“因教育改进会延往演讲,曾赴金陵一行”,因写《清建国别记》,请吴承仕查阅《明宪宗实录》中关于董山的资料。《清建国别记》是一部考订清代世系及建国原始的史学著作,1924年9月成稿,同年出版。为此,吴承仕曾致函钱玄同,而钱玄同因暑假南下以致未覆信,乃更致信陈垣,乞为代检。查《章太炎评传》,吴氏得陈垣复信后,得知《明宪宗实录》藏于京师图书馆,随即抄录寄与章氏。《清建国别记·叙》中,章太炎特别写道,“稿草未定,歙吴承仕则钞《明实录》以至,相与商较,事有违牾,悉为发正。” 思辨社信作于1923年4月3日。吴承仕为思辨社的发起人,陈垣亦为该社社员。思辨社每两周轮集一次,信中谈到拟将轮集推迟一星期再举行。信中又提及《长庆集》中“藩东节度‘摩阐'市,此亦译音之较异者,或足供参考也”云云,是年吴承仕正在撰写训释古音文字的专著《经籍旧音辨证》。该书于同年11月完成,由钱玄同题签。此信应是吴氏在撰写此书时,与陈垣一同考证古音文字译音。 1922年5月,由吴承仕发议,邵瑞彭、杨树达、朱师辙、尹炎武等人假座北京的歙县会馆结成“思误社”,取北齐邢邵语“日思误书,亦是一适”之意。以后两周一集,主要校订古书,以养成学术空气。后改名为“思辨社”,陈垣、高步瀛、邵章、谭祖任等人陆续加入。此后,该社轮集改到谭宅聊园举行。 11月1日信应作于1927年,在信中请陈氏告知讲题及演讲时间。吴氏时任国立京师大学校师范部国文系主任。国立京师大学校系北京师范大学前身,192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先后聘请梁启超、吴承仕、陈垣、黄侃等知名学者到校任教。至1927年奉系军阀进京,8月北京国立高校被整合为京师大学校,遂改称为京师大学校师范部。1928年6月,国民政府又将其改名为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 吴承仕(1884~1939),字检斋,亦字斋,号展成、济安,安徽歙县人。光绪末年中第一名举人,钦点大理院主事。曾留学日本,与黄侃等同为章太炎入室弟子。精研音韵训诂及古代名物制度。创办《文史》、《盍旦》杂志。历任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教授和系主任。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