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道光 胭脂紫地粉彩缠枝莲纹双螭耳瓶

图录号:1148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道光 胭脂紫地粉彩缠枝莲纹双螭耳瓶
图录号:
1148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29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广东崇正
拍卖会名称:
2017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汲古·珍瓷雅器、玉堂清玩
拍卖时间:
2017年06月14日-15日
备注:
声 明:
“大清道光年制”矾红六字三行篆书款,道光本朝说明:瓶撇口,束颈,圆腹,圈足,颈两侧置兽耳。整体以紫色釉为地,瓶口、底足、肩部等部位施松石绿釉。外口沿、肩下使用青花、墨、红、黄四色绘如意云纹,肩部以金彩绘弦纹两道,间饰朵花纹样。腹部以粉彩绘缠枝莲托寿桃,间饰灵芝、蝙蝠、“卍”字。
整器雅观大方,纹饰精美,寓意吉祥。有清一代御瓷之中通体胭脂紫彩地者非常少见,乾隆朝开始使用,在当时亦属珍稀之品,若与干嘉二朝同类器皿相比较,道光窑御瓷往往彩料精研程度不输于乾隆,设色更趋清雅柔和,气息尤其在嘉庆之上,究其原因,无不与道光皇帝自身审美性格密切攸关。道光四年再度下旨御窑厂:“大运瓷器近年以来甚属粗制,务须加细烧造。”故知,道光皇帝登基之初已是非常关注御瓷的格调与质量。基于以上的勤勉督促和指引,御窑厂瓷业再度精进,重现雍正时期的清雅脱俗与佚丽不媚。
胭脂色釉,也称“金红釉”,是清代康熙年间从欧洲国家传入我国,故又称“洋红”,而西方多称之为“蔷薇红”、“玫瑰红”。由于这种釉色颇如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红”。胭脂红釉的呈色根据其烧造时掺入黄金的多寡而有深浅之分,含金量越高,胭脂色越浓。通常而言,其呈色可分为胭脂水、胭脂红、胭脂紫三种,胭脂紫颜色最浓郁深沉,而胭脂水则最粉嫩淡雅。其始创于康熙末年,至雍正朝在皇帝关注下达到烧造高峰水平,并成为清代官窑瓷器的名贵品种,而受藏家所珍爱。由于清早期此釉是进口的,且须掺黄金,当时就十分昂贵,故胭脂色的单色釉瓷器只能烧制小件的。拍品造型大方,尺寸盈大,通体以胭脂紫釉为地,弥足珍贵。
翻阅公私典藏,有清一代御瓷之中通体胭脂红彩地者非常少见。受珐琅彩瓷影响,乾隆朝始制胭脂地轧道洋彩瓷,在当时亦属珍稀之品。例如清宫旧藏“乾隆洋彩胭脂地勾莲纹如意耳瓶”(《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页145,图127)为寥寥几例之一。另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两例(《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页218,图193;页219,图194),但仅是腹部主题纹饰以外亦涂饰胭脂紫彩为地,可资比较。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145,图127;页218,图193;页219,图194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