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黄元治 三清图
图录号:873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黄元治 三清图
- 图录号:
- 873
- 年代:
- 1701年作
- 艺术家:
- 黄元治
- 材质:
- 立轴 水墨绫本
- 作品分类:
- 尺寸:
- 219×70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北京荣宝
- 拍卖会名称:
- 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中国书画·古代
- 拍卖时间:
- 2017年6月2日
- 备注:
- 声 明:
- 钤印:黄之治印、自先氏一字白涵斋、家在富春江、家在桃花蕊里
款识:龙崖老年台寿。辛巳三月,黄元治奉祝。
鉴藏印:天渡廔、家在桃花原里、公垂、王绅之印、保靖胡氏恕堂珍藏、孚存、家在富春江说明:董邦达、胡兴仁旧藏。
董邦达(1699~1769),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恪。善书画,书法篆隶得古法,山水有元人韵,善用枯笔。助编《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子董诰,父子并有画名,为乾隆帝所欣赏。
胡兴仁(1797~1872),字恕堂,湖南保靖人。父胡嵩龄。嘉庆十八年癸酉科举人,官晃州训导。道光二十九年授广西布政使。咸丰八年,晋浙江巡抚兼署学政。
简介:黄元治(清),江西德兴人(一说安徽歙县人)号樵谷钝夫,康熙十五年丙辰科进士,工诗善书,书宗米芾,得者颇宝之,诗以公安三袁为宗,为清初著名诗人,诗格极高,后袁枚评为“国朝边塞诗人第一”。曾任贵州平远府,江西建昌府通判,后知云南澄江府,累官大理寺卿,刑部左侍郎。著有《黟中杂记》、《燕晋游草》等。
人心不古文心安在(节选)
——实至名归的大匠艺人黄元治
人心不古,通常具有贬意。我看则未见得,时代风尚总是历史的必然。但问题在于,当这个“古”是指我们的前贤用心血智慧换来的人类文化之结晶的话,如果今人还去离弃它,甚至反动它,那么,这样的结果一定是如常言所说的:自坏家门。就比如,康熙年间安徽就曾出过一个大诗家、大艺人黄元治;他出生在黟县黄村;曾在贵州、江西、云南等地为府官。因其为人诚信,扶学匡正,不妄不贪,历史给了他一个“青菜太守”的雅号;更是因为他对自然,对生命,对文艺的热爱。虽为过时之故人,但他的作为依然可具有现时代性,所以这里旧事重提。
我以为,黄元治首先是一位自然主义的诗人。其风情诗得到了历史的认同,袁枚甚至认之为“国朝边塞诗人第一”;依据是那些传诵至今的诗稿文集,如《黔中杂记》、《黄山草》、《燕晋游草》、《入黔草》等等。诗言美,诗言志,就如他在《望天都》一诗中所唱:鸟且难飞回羽翼,人何能到豁心胸;下涨海涛吞世界,百尺竿标万仞巅。唱颂的是大自然,它的阔博弘大,却也是他本人其胸襟的照映与张显。他不像那些马屁官、草包官;他的肚子里是有“料”的,而且,在我看来,竟然都是些“草料”,是他从大自然的怀抱中汲取的一点一滴的有机养份。当然不是脑满肠肥的大草包。
有意思的是,三十年前我读到他的诗小集《黄山草》,同年还读到了另本有意思的书《中国古代戏剧史》,它是台湾的一位大博士唐文标先生写的。书中他的一个观点竟令我这辈子受益无穷!谨在此致谢他。他说,古来的中国社会在不断重复着一件事,那就是将我们的人格矮化,矮化到人人都能与那个贫瘠、蒙昧、困顿的社会相适应的程度;政治如此,文化艺术更是如此。所以,我们所具有的,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中的被“矮化的人格”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更是生动表现在我们的戏曲里;具体一点说,一出小戏,在描写并赞颂一个贤能的臣子时,往往是刻画他如何英勇而愚味地去为一位更加愚味而昏庸的皇帝去殉死。而对一国历史而言,这更是一种其大无比的悲剧化的大结局。唐博士写的书不厚,但里面装的都是真材实料的学问与思想。它让我学会反省,懂得了反省。这是记忆中的印象。
黄元治喜欢玩,应该是下班之后吧;日常的他不是舞文弄墨,就是游山玩水。恰如另一位清人说他的:胸中有烟霞之癖,梦寐结缘于山川。当黄山之胜境尚未被世人所关注的年头,黄元治就已经孤身用双脚把黄山的上下左右丈量了一遍,并记录了其中的艰险与快乐。所以现在还有一些黄山老人,还把他当神明一样贡着,念叨着其时其人旳风物。就如同黄山一样,那是他们的荣耀。我甚至在当地一户老宅的厅堂两壁上,看到了保存至今的黄元治的“圣迹”,那是用大漆雕版制成的墨迹《醉翁亭记》。
……
黄元治更是一位人文主义艺术家。他擅书能画,一举指,一抬手,笔下流逸的尽是其满腹烟云的仙霞之气韵;而不是装腔造势、故作仪态的卖弄;是心绪的随性流淌,而不是点划的刻意渲染。史称其书得法于“米”。我倒觉得,他的草书更象是黄山崖壁间的丛草藤蔓,在白纸黑墨间自然的曲折盘动。这该是中国艺术之通神会意的至高境域。所以我常私自妄想:书法不是法;更不是那种种规定动作与同一节奏的实践;而是书写人人文精神和心怀底蕴的传递与输送,这也恰恰是“外国人”所最最难于理解和体会的。反言之,如果它只是一个“法”的层面上的存在和意义,那么,照法执行也就成了。可是,哪有这么简单呢!
黄元治也通绘事。然其传世作品更可谓凤毛麟角,甚至,我这三十年来留意于公私收藏,未见过第二件。天渡楼藏有其《幽兰竹石图》一件,堪称传世绝品,此一“绝”字不只一个数量概念,更是指天下写竹画竹无有出其右者。它就象是作者的自画像,那样的楚楚天姿是一种高尚人格风貌的写照,是其内敛的逸气之所聚,仙骨之所托,灵异之所寄,兴雅之所运,真趣之所生;它不是俗人的眼中之竹,它不是凡人的手中之竹,更不是庸人的胸中之竹;而是一种超然象外的、升华了的品格理念与塑型;其竹竿与竹叶的奇妙形态表情,妙然超逸出历代写竹的程式化的藩篱,传写出了天、地、人和睦相亲的至臻境界。我甚至如此直言:此一竹生,天下无竹矣。不信?你试试。
《幽兰竹石图》,220cm×70cm;此作流传有序,经由董邦达、胡兴仁等有清一代名士递藏。
人心不古,如果真是指现代人的那种舍本弃源、急功求利的想法与做法的话,不妙矣哉!
-薛翔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岁月臻酿·茅台专场(87)
- 中国书画·近现代(二)(274)
- 集古·文房陈设及家具专场(182)
- 中国书画·古代(78)
- 荣宝汇·当代书画(224)
- 中国书画·精品(64)
- 华庭雅趣·古董文玩(213)
- 春风浓艳·王雪涛作品专场(33)
- 荣宝十家·当代书画(74)
- 五色相宣·名家书画专场(85)
- 李青萍作品专场(33)
- 中国书画·近现代(一)(101)
- 现当代艺术(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