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玉龙双松

图录号:2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玉龙双松
图录号:
20
年代:
艺术家:
吴冠中
材质:
彩墨 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41×59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上海泓盛
拍卖会名称:
上海泓盛 2007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油画雕塑I 总成交额:1964.704万元 成交率:68%
拍卖时间:
2007年12月22日
备注:
声 明:
本次推出的此件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87年的《玉龙双松》延续了吴冠中八十年代抽象水墨的理论。根据吴冠中年表,吴冠中先生曾于1978年到广西桂林、四川嘉陵江、乐山、峨眉山写生,并创作了油画《玉龙山下丛林》、水墨画《月下玉龙山》、《玉龙山下古丽江》等以玉龙山为题材的作品。此件《玉龙双松》的上款为“洪道先生”,据记载洪道先生是曾活跃于香港艺术界的香港北京画廊的主人,此作应是吴冠中先生的赠与之物。《玉龙双松》从风格上完全符合吴冠中80年代晚期作品的绘画手法。水墨线条纯熟自由的挥洒,宽广辽阔的山水气势在油画中无疑展显。画面中两棵苍松独立于天地之间,卓尔不群,山花、屋宇等以近乎于西方“抽象派”的表现手法点缀其间,显得生气盎然,也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和民族气息。作品尺幅不大,但在方寸之间画家用笔却恣意纵横,用色大胆而丰富,透露着一种神采飞扬的气韵。
WU GUANZHONG
吴冠中 (1919 - )
我始学艺于国立杭州艺专,主要学西洋画,兼学国画,鱼和熊掌都舍不得。后来到巴黎学习,既须钻研古典的写实技术,更陶醉于现代艺术,尤其拜倒于梵高感情的狂热。
西方绘画的视觉冲击力引我重视分析形式规律,而东方绘画的意境,神韵又时时唤醒我自己的独立人格。民族的歧视令我在学习中潜伏着敌情观念: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来。只有中国的巨人才能与外国的巨人较量,而中国的巨人只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我矢志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在寒冷的土地上力争开出三味书屋的腊梅花,不再依恋法兰西花园里的异卉名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六十余年来我轮转于中、西绘画的两家门庭,努力摸清两家的家底,欲创造兼容并蓄、吸取双方之长的优异品质。艺术求共鸣,阳春白雪最终将转化为下里巴人,绝无永远的阳春白雪,否则只是自欺欺人。我创作中追求“专家鼓掌、群众点头”,并将这种心态归纳为一句话: 风筝不断线。风筝比之作品,须升入高空,但不可断线,此线,即联系作品与启示作品的母题之线,亦即作品与人民感情间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有人赞同这线,有人蔑视这线,认为这近注脚之线有损作品艺术性的纯度。随着人民审美水准的日益提高,我尽量用细线、隐线遥控,但线系情之依,情是万万断不得的。
油彩、墨彩,工具而已,因工具之异而引发不同之技,因技之异而影响艺之变。在油彩与墨彩两处田园轮番耕作,耗尽了我的全部年华,或得或失,身后是非谁管得,任人评说。
— 吴冠中
吴冠中提出所谓的油画民族化即是以中国的民族、地域风格、特色为题材,再加上传统中国水墨画中简洁、透明的特质。吴冠中50年代从法国回来后,便开始了一系列以山川风景为题材的油画.足迹遍布全国,在各地写生。透过吴冠中笔下,中国地广物博的影像,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中。而到了六十、七十年代,吴冠中一系列以中国精神出发的油画创作更为他的创作生涯中创造了又一个高峰。对中国画的再延续与创新,吴冠中更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中国古代不少杰出的绘画作品蕴藏着现代造型美所要追求的品味。我认为八大山人对掌握具象与抽象的契合,是我国传统画家中进入抽象美领域最深远的探索者。我将彩墨的特色融入油画中,赋予油画中国式的抒情晕染。我吸收了中国古昼中的构图特色,就是取很多个景组成一个大场面,结合古画与油画的优点,使画面呈现感人的形象、色彩与壮丽的空间感。”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