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李醒韬 梁照堂 1977年作 昨天·今天·明天

图录号:68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李醒韬 梁照堂 1977年作 昨天·今天·明天
图录号:
682
年代:
艺术家:
李醒韬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248×57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
拍卖会名称:
广州嘉德2006夏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油画雕塑 总成交额:3403.29(万元) 成交率:69%
拍卖时间:
2006年5月27日
备注:
声 明:
广州画院梁照堂、李配韬合作
展览:七十年代广东省美展、八十年代初广州画院作品展等多次美展。
说明:随拍品附赠作者关於油画《昨天·今天·明天》的创作自述原稿。
梁照堂号楚庭(1945-)广东顺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广州画院秘书长,理论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美展,赴日、美、加、泰、意、德、韩等国展出,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收藏。被聘任教於多所大学、美院、艺大。并多次在温哥华、纽约等地个展。
李醒韬(1943-)广东开平人。一九六三年毕业於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一九六八年毕业於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画院副院长,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品多次获全国性美术作品一、二等奖、表彰奖及铜奖,广东省美术作品银奖、优秀奖,并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作品展,部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纪念馆、博物馆收藏。数百件作品及论文发表在全国及港、澳、台、国外多种报刊杂志上,作品赴新、马、日、韩、澳、美、加等国展出。在国内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李醒韬画选》、《李醒韬画集》、《李醒韬作品选》。
由广东美术家梁照堂等人开始运用於宣传画的”逆光“手法,在传播,认同,从而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实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逆光“手法被许多艺术家仿效,并成为文革後期一种表达”红色中国“的独特艺术方式。……这种独特方式,使已经在文革中被意识形态化、官方化、正统化,同时也经典化了的美术创作模式,又多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也使文革美术具有了相对丰富的艺术类型。
—摘自”逆光“,一种想象”红色中国“的视觉方式
浅议广东美术家在文革後期的艺术创造及其意义
中央美院 邹跃进
”那时(文革时期)的画都强烈正面光,我却爱画逆光色彩;那时的画都仰视高大形象,我却爱画俯视的亲切形象。开头人们说这种逆光画法不是宣传画,我只是想画画,把倾心的苏联特卡切夫、普拉斯托夫的逆光烁动的色调,莫奈的印象派色调在宣传画上当油画画就是了,管它是不是宣传画。画多了,全国各省刊物多了,人们又把这逆光色彩当成我们宣传画,很有风格特色,那也是一种歪打正着罢。“
—梁照堂
关於油画《昨天·今天·明天》的创作
《昨天·今天·明天》是我们於1977年合作的油画作品。当时,正是“文革”结束後,拨乱反正,万物生机。我们通过画面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幼儿园阿姨的带领下,欢乐嬉戏在广州解放纪念雕塑像前。解放纪念像的战士雕像,是塑造当年解放广州入城的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着广州群众欢迎解放军入城献上的鲜花。此油画表现他们昨天解放了中国,今天捍卫着祖国,是人民及下一代过上幸福生活的解放者与捍卫者。昨天、今天、未来,我们一定会更美好。这幅油画的构图,取一般油画很少取用的特竖长形式,强化了画面的雕像直竖形式感,使雕像构图更饱满,有顶天立地之感。战士的石雕伟岸与孩子们的轻快活泼可爱形成较强的对比,形成这一油画的绘画艺术语言。战士—祖国的捍卫者与孩子们—祖国的花朵的形象有机地融合一体,体现“昨天·今天·明天”的主题。整幅油画的造型、色彩、意境都带有和散发出上世纪七十年代那种特定的时代环境,时代特色与气息。
这幅油画参加过七十年代的广东省美展、广州市美展、八十年代初的“广州画院作品展”等美展,发表在《南方时报》《广州时报》《广州文艺》《南风》等报纸、刊物上。
—广州画院李醒韬 梁照堂
2006.4.26=发表:多次在《南方时报》、《广州时报》、《广州文艺》、《南风》等报刊杂志上。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