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杨培江 2005年作 梦莲传说——立夏
图录号:627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杨培江 2005年作 梦莲传说——立夏
- 图录号:
- 627
- 年代:
- 艺术家:
- 杨培江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79×110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广州华艺国际
- 拍卖会名称:
- 广州嘉德2006夏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中国油画雕塑 总成交额:3403.29(万元) 成交率:69%
- 拍卖时间:
- 2006年5月27日
- 备注:
- 声 明:
- “梦莲传说”系列作品的题材为各式人物置身於莲花之中,在斑驳而迷离的氛围里使这些生命个体带有迷幻的气质,生命在此时此刻变得若即若离(这应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在当代的图式里却读出一种东方的古典意味来)。这一系列作品体现了杨培江对材料的敏感、对画面效果的恰当把握和对材料语言进行当代性表达的改造性的深思熟虑。
水彩材料的表现力和在当下的观念转换是一个被忽略的课题,这一事实和对水彩材料的历史性成见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偏见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艺术界和学科领域的充分重视,这也使水彩材料表现中的问题未受到关注。杨培江策略性地把水彩材料问题置放於整个材料实验的语言系统当中,这使他的媒材实验能够进入一个开放性空间进行操作,从而使实验的评价进入整个当代艺术的评价系统当中进行有效定位。杨培江2000年开始的转型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阐明了他近期的思考路线,他采用综合材料(水彩纸,水彩、水粉、宣纸、布、炭精粉等)并采用各种手法(泼、洒、滴、吸、刮、划、拼贴等)来应对材料的特性,寻找材料表现的各种可能的视觉效果。手法的多样性最终目的是激活材料的活力。使材料的被动运用转化为“材料的自觉”,让各种材料在艺术家促进的互动中碰撞、交汇、渗透和转变,材料的互动因果充满各种非常特别的偶然效果,画面上的偶然性和突发性效果敏感地转化为艺术家的个性发挥,从而也引发了艺术家在材料应用上的新思考。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崔开玺 2003年作 雪景
-
涂克 1972年作 小风景
-
周碧初 1961年作 珠江晨曦
-
邵晶坤 1993年作 深秋
-
汤小铭 2001年作 秋林
-
冷军 2004年作 抱枕图
-
锺涵 1987年作 女人体
-
黄腾辉 2005年作 书房里的玫瑰
-
戴士和 1993年作 窗前
-
王胜利 1997年作 麦收时节
-
聂鸥 2005年作 清晨风爽
-
艾中信 1980年作 天之涯
-
徐悲鸿 1950年作 河北农民
-
徐悲鸿 1933年作 书信
-
郭伟 两个男人
-
黄养辉 1963年作 永利宁厂(共3幅)
-
黄养辉 1942年作 黔桂铁路牛栏关隧道工程(共2幅)
-
董福章 2001年作 卖白薯的老人
-
罗尔纯 少女
-
卢叶子 孙忠翔 1965年作 援越抗美(共2幅)
-
卢叶子 马志中 1977年作 向华主席汇报
-
王卫东 1992年作 山村轶事
-
张志坚 1996年作 流逝的记忆
-
姜国芳 2005年作 仕女
-
杨飞云 1995年作 女人体
-
杨培江 2005年作 梦荷
-
杨培江 2005年作 梦莲传说——立夏
-
李前 1994年作 练舞者
-
魏楚予 1992年作 毛泽东在陕北
-
陈衍宁 2004年作 红晴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