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高岑 江山无尽 手卷

图录号:100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高岑 江山无尽 手卷
图录号:
1005
年代:
艺术家:
高岑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26×45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4773585
USD:611851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古代书画(二) 总成交额:15792.92万元 成交率:78%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萧疏郁茂 水澹山长
——观高岑《江水无尽图》
穆 南
高岑(1621—1691),字善长,又字蔚生,浙江杭州人,寓居金陵(南京),为“金陵八家”之一。“金陵八家”是清康乾时代活跃在南京地区,颇有影响的一大画派。八家有龚贤、高岑、樊圻、邹喆、吴宏、叶欣、谢荪、胡慥等人。八位画家虽被纳入一个流派,各自的画风却相去甚远,师法亦各有所宗。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淡泊功名,为人清高,只与诗酒结缘、书画为伴,视庙堂为粪池泥塘,喜江湖而悠哉游哉。八家偶有际遇雅集,话语无多,只是以翰墨丹青怡情遣兴,喻世抒怀。高岑在八家中的成就,仅次于龚贤(半千),他不仅善画山水,还精于水墨花卉。他早年倾慕朱翰,后学蓝瑛,又从宋人董源、巨然的笔墨中寻根求柢,乃至黄子久之空灵简朴,沈石田之粗服乱头,他都潜心入手,融会贯通。高岑初以平实工稳为本,及至中年以后,崇尚写意,追求性灵与境界,其画渐至神采飞扬,晚年则愈发天马行空,一意孤行,其实这正是从必然步入自由的进程与归宿。
高岑的代表作品多为山水题材(例如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青绿山水图》轴、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灵谷深松图》、《凤台秋月图》、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山阁清秋图》、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松窗飞瀑图》轴等)。不过,他一生中对工细缜密的水墨花卉所下的功夫所投入的兴趣亦很可观。换言之,高岑在吸吮山野气息,挥洒云水才情的同时,还具有清逸秀雅、绵针密线的另一侧面。
“金陵八家”所固守的一个宗旨,是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开辟独有的艺术天地。高岑自不例外,他一生信仰佛教,即使没有像弘仁、石谿、石涛、八大那样出家为僧,但其精神与情操还是近净土远俗尘的,他的作品所渗透出来的意味自然是超脱澹定,清明悠远。
《江山无尽图》,设色纸本手卷(26×455厘米),创作年代不详,据此图之笔意推断,应是高岑年轻时期、即崇德顺治年间的作品。此图款识仅四字:石城高岑,印文二方,为白文,收藏印多枚:镜塘鉴赏(朱文)、海昌钱氏数青草堂珍藏金石书画印(朱文)、钱氏数青草堂收藏印(朱文)、挹青阁收藏书画之记(白文)等。手卷附有长跋二记:一为少仙老人朱文治跋文,题于道光十五年夏六月,一为石兰弟张志绪跋文,题于翌年三月。朱跋首先引唐杜子美诗句“元气淋漓幛犹湿”,借以评价高氏此图不止墨彩华滋,而且气韵生动,继而赞赏其布局得体而毫无若断若续之弊。至于画面的笔墨经营,朱跋评曰:密而不繁,疏而不薄,所设淡色无不惬心,非得力于黄子久、吴仲圭者焉能至此云云。张跋与朱跋大致不谋而合,仅“萧疏郁茂”四字,便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此图的视觉感受。张跋又诩之“云林之淡远,山樵之缜密”,并以“黄子久之山水烟云生动林壑虚闲”以为比拟,认定《江山无尽图》“堪为书画舫中第一珍玩”。
看来,慧眼会心者不乏其人,高岑此图流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之久,现在展观瞩之,依然有声有色,神完意足。其声若闻,须屏心静气,方有汩汩泉声,哗哗桨声,琅琅书声,徐徐风声渐次入耳,其色若现,则要精辨微识,才见桃红柳绿、云白峰青、烟暖水寒、林暗溪明。至于实处,千笔万笔,俱无弱笔病笔,山石之法,包罗南宗北派,劲斧涩麻,长线短皴,平点立■,皆能浑然天成;观其虚处,远山近水,淡墨无痕,江天一色,烟波浩淼,最能体现无尽之意。而氤氲着山岚林霭的飘渺之处,更令人遐思不已。山石之美因形态多姿,笔力雄健,颇有百阅不爽之魅力,而依傍于山石扎根于垅野的树木,同样赏心悦目。万仞长松,千寻积石,百尺溪涧,十面崇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亦有聚散于山脚坡头、林间水畔的屋宇楼舍,虽为点景,却不容忽视。这些栉比鳞次的建筑,有的闭户若禅房,有的开轩会诗友。褐瓦与粉墙的柔和对比,煞是宜人,而静止的屋舍与动感的舟楫之间,所产生的则是另一种有趣的映照。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