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白蕉 孙智敏 1945年作 兰花 书法 成扇

图录号:210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白蕉 孙智敏 1945年作 兰花 书法 成扇
图录号:
2101
年代:
1945年作
艺术家:
白蕉 孙智敏
材质: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8×49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清风一握——折扇文化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题识:1.幽兰日日吹古香。铁珊先生一粲,复翁白蕉。白蕉造2.铁珊仁兄大雅属,乙酉秋,孙智敏。钤印:孙、厪才、知足居、癸卯翰林 简介白 蕉(1907-1969),本名何馥,字远香,号旭如,上海人,能篆刻,精书法,亦擅长画兰,能诗文。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委员兼秘书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从歌谣“扇子有风,窝在手中,想要来借,等到立冬”,到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扇子自先人发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出于障日、招风取凉、驱虫赶蚊等需要,随手取来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这便是扇子的起源。到了殷商的时候,贵族们已经开始使用羽毛扇。周武王沿袭了殷商的制度,他从盟津返国时,就有侍从手持障扇的仪仗,此时扇子便有象征贵族权力的寓意。到了唐代,皇帝要送宠臣纸扇,扇子上还要签上皇帝的大名。直至明清两代,随着制扇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和新的品种不断涌现,除了扇风功能保持不变外,也逐渐与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民间习俗,以及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发生着日益密切的关系,成为风流名士的必备之物。15世纪的明永乐朝,因为明成祖朱棣对折迭扇的垂青,众大臣得到赐赠,倍加推崇传播,自此书画折扇兴起。折扇因其收迭自如,携带方便,扇面书画、扇骨雕琢,集器用与审美于一体,迅速流行,成为文人雅士的宠物,出入怀袖之间,有“怀袖雅物”的别号。折扇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扇子本身制作愈发精良,名家辈出,已形成一门独特的工艺,又有了扇袋、扇坠和扇盒等附属的工艺品,更因扇面成为了特有的艺术介质,以至书画家无不在这方寸之间一逞毫墨。一柄折扇融合了书法、绘画、装裱、雕刻、编结、镶嵌、髹漆等多种艺术。论材质,有纸、竹、木、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等。论扇面,可以容纳山水、花鸟、草虫、人物;论书法,可以涵盖草行隶篆各态书体;论扇骨的雕刻,则有阴刻、阳刻、留青、贴簧、镂空透雕诸般工艺。最终成为中国艺术遗产之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扇面上写书作画,是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个独特的现象。《晋书》中所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可也”的故事,就表明了文人与扇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所谓的“怀袖雅物”可以成为扇子与书画结缘的核心内容。通过在扇面上作画,使得一把扇子可以通古今、知荣辱。从明代四家唐、沈、文、仇始为书画, 到明末的董其昌,清初王时敏、王鉴,名家恽寿平,名臣刘墉,到清末吴昌硕、任薰、钱慧安等,各流派异彩纷呈,蔚然大观。关于收藏扇面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例如,收藏大家吴湖帆,历时20多年之久,集藏了七十二位清代江南状元书写的扇面。此次扇面专场力推清末至民国时期各位风流名士的“怀袖之物”,从京津画派中的“松风画会”、“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画会”、“白石专题”到海上画派的“任氏画风”,“海上四家”,“金石书画”、“西泠印社”、“蜜蜂画社”等,折扇轻摇,风流尽显。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