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张大千 为王新衡夫妇作 献寿图

图录号:194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张大千 为王新衡夫妇作 献寿图
图录号:
1949
年代:
1980年作
艺术家:
张大千
材质:
设色纸本 镜片
作品分类:
尺寸:
104.5×45.5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
拍卖时间:
2023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周四至周六)
备注:
声 明:
款识: 千年桃实大如斗,仙人馋涎挂满口。谁其食者千万寿,东王父与西王母。六十九年庚申 大千居士 摩耶精舍 长共天难老 云璈锦瑟争为寿(朱) 出版: 《张大千书画集》第四集P43,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1983年。 说明: 张大千重要友人 王新衡夫妇上款。     本幅《献寿图》是张大千绘制仕女题材的收官之作,1980年由张大千为王新衡夫人祝寿绘制,是张、王两家跨越数十年深重绵长情谊的见证。因精力之故,张大千晚年绝少创作人物题材。但本图中对于西王母献寿的刻画却极为用心。笔笔勾摹兼具大千早年的精致工细与晚年的洒脱飘逸,与图中的经典自作款识、稀见钤印数方可谓珠联璧合。     上款人中的“新衡”为王新衡,“幼兰”为王新衡夫人寿幼兰。王新衡自青年时期起便喜好艺术,热衷收藏,常以国民政府要员的身份,广结艺术家。民国著名报人唐云旌称其“所作短札有古人风范,才调无论”。     王新衡与大千二人在艺术圈相知最笃。自1951年始,王、张二人便往来频繁。张大千曾遥寄“殷勤为说安排就,咸菜黄鱼豆瓣沙。争得实时长双翼,归飞先自到君家”一诗给王新衡,字里行间满是对老友的思念。大千定居台湾后,因同喜艺术、美食之故,常与王新衡及张群、张学良一道,相约每月偕夫人聚餐一次,四人轮流作东,有“三张一王转转会”之称,一时传为艺林雅谈。     “献寿”是张大千绘画创作中的重要题材。晚年的张大千,精力不足,目力衰退已甚,不轻作人物。若遇祝寿题材,便以水仙应付。除如《泼墨仙人图》般逸笔草草的高士人物图传世外,人物图极为少见。但本《献寿图》中所绘人物之妙,绝不啻于大千壮年时所作精妙绝伦的工笔人物。画中仕女,先以炭笔、淡墨打稿,后于头发、开脸及诸细节处小心刻画。仕女微微前倾,盈盈带笑,手捧蟠桃,恬然而迎,显示出张氏对王氏夫妇至诚的态度。     除画面外,本图中张大千所题款识亦值得重点关注。张氏以往的祝寿图,无论画工如何精湛,几乎都千篇一律题《蓬莱弱水》一诗。但因是为挚友伉俪祝寿之故,张大千格外重视。所以本幅《献寿图》中的祝寿诗,乃张大千为本作品单独撰就后题写的,并见载于《张大千诗文集编年》内。     诗中,张氏运用诸多古人祝寿的常用意象。其中,“仙人馋涎”并非指一般神仙,而是代指“东方朔偷桃”的典故。据传,东方朔因食仙桃而得长寿,历代献寿图常以其为主角。     本幅中虽未绘出其形象,但却寓此意于诗中。“东王父”“西王母”图式是汉代画像石中最著名的祝寿素材,张大千在敦煌期间,曾数次绘制类似的壁画。这一故事脱胎于周穆王、西王母二人的瑶池相会,后演化为道教神祇中接引凡人飞升的二位主神。     此外,画面左上方的两枚“长共天难老”“云璈锦瑟争为寿”钤印也十分罕见。凡钤盖此两枚章其中一枚的作品,便为张大千的精心之作。而此两枚印章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的情况则极为稀少。显然,本图无论是在构图钤印,还是在诗文书法上,均处处经细心推敲。大千先生对待挚友的拳拳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除显赫的来源外,本作出版亦相当权威。收录于(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所编《张大千书画集第四集》中。此套画册由张群组织组委会监制并亲题书名,囊括了张大千当时留存台湾的绝大多数精品,且张大千在世时仅出版至第四册。故此件是大千先生在世时权威出版的作品,既为可靠,又说明能代表当时张大千画艺水平的佳作。 作者简介: 张大千(1899~1983),名爰,一名季,又名季爰,一度为僧,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善孖弟。大千少年才俊,从梅庵、农髯先生游,泛读石涛、八大真迹,得其真髓,临摹几可乱真,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称。作山水、花卉、鸟兽皆精妙,特擅写荷,名重当时。晚年作泼墨泼彩山水,为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称其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上款简介: 王新衡(1908~1987),浙江慈溪人。1908年生,早年入读上海大学。解放前任上海特别市政府参事兼处长,1946年底,被派任行宪前立法院立法委员,1947年在上海市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后任亚洲水泥公司董事长等。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