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彭祖贤 致吴大澂、吴大衡信札十九通

图录号:1418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彭祖贤 致吴大澂、吴大衡信札十九通
图录号:
1418
年代:
艺术家:
彭祖贤
材质:
纸本 画心(十九通三十七页)
作品分类:
尺寸: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 泠 印 社 二 〇 二 二 年 春 季 拍 卖 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暨明清信札手迹专场
拍卖时间:
2022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周五至周日)
备注:
声 明:
说明:吴大澂、吴大衡上款。 本拍品中包括其中彭祖贤十一通二十二页、彭祖润五通十一页、彭慰高信札二通三页,彭祖彝信札一通一页等。 信中提及人物众多,如潘祖荫(伯寅)、洪钧(文卿)、汪鸣銮(柳门)、孙毓汶(莱山)、蒋凤藻(香生)、刘廷枚(叔涛)、彭福孙(颂田)、英翰(英中丞)、丁宝桢(丁中丞)、官文(揆帅)、刘铭传(刘省三)、吴大根(培卿)、王炳燮(朴臣)、彭福保(复斋)、徐大椿(名医徐灵胎)、吴承潞(广盦)、彭福孙(颂田)、汪承元(慕杜)、张文培(伯衡)、庞钟璐(宝生)、吴仁杰(望云)、袁宝恒(筱坞)、许玉琢(鹤巢)。 该批信札时间多为1870年前。其中有所提及文卿高中状元和这年家乡水灾,也根据《愙斋自定义年谱》,可推断此信札写于1868年。也提到吴大澂身体有恙,彭祖贤力荐其寻名医费伯雄调养身体,另外重点说了关于家乡荒地开垦、税收以及请吴大澂编次各书家勒石上的先后顺序之事。另有叮嘱吴大澂邀集郡绅创议劝捐,以救济江北水灾灾民之事。请吴大澂督催彭祖润做功课,以应江南秋试。四女儿大婚,请吴大澂与汪鸣銮同为大宾。询问吴大澂平翁请封一事需要办理与否。 彭祖贤致吴大澂信札中内容还有提及“阁下已揽崤函致胜”,又提及“津门”“王三”“崇帅”,可知时间应为1870年,涉及天津教案。而此时吴大澂赴湖北追随李鸿章,跟随李鸿章的军队来到陕西。故有“揽崤函致胜”之语。另有致吴大澂和吴大衡信札,内容中也询问吴大澂何时去楚北,其中提及王炳燮托查询礼部颁行的释奠礼。王炳燮跟随李鸿章办事,也可证信札时间为1870年。 另有涉及彭祖贤小儿在苏州学习准备次年春天赶考一事,提到“一月只放学两日,馆课之勤,无懈可击”,同时也提到汪鸣銮朱卷托韵和寄苏州。信中仍然提到白门鏖战,可知时间应为同治元年,此时汪鸣銮还未中进士,吴大澂进京城应试,因科考不利在彭氏教馆作老师,可知该通信札时间在1862年。 而彭祖润信中多为向恩师吴大澂及其家人送去问候以及汇报自己的详细近况。根据《愙斋自定义年谱》以及信中内容可推断此信写于1863—1867年之间。信札内容大多为学习经史,并写文章给莱山师(即孙毓汶)批改之事,其中多提及《五代史》。 其中涉及葬礼、营葬之事,信中提及“卢墓”、“令叔守丈之变”,又通过前面王炳燮和“二弟何日赴楚北”可判断时间为1870年,也根据吴大澂家书和吴湖帆批注可知于同治九年七月朔日,公继祖母周太夫人去世,由京归苏。 作者简介:1. 彭祖贤(1819~1885),字兰耆,号芍庭,彭蕴章四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咸丰五年举人,官至顺天府尹,光绪四年授江西布政使,擢湖北巡抚,权湖广督篆而卒。 2. 彭祖润(1845~?),字德身,号岱霖,彭蕴章八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二年举人,官浙江候补道。光绪年间,两任温州盐榷。有《玉屏山馆诗草》。 3. 彭祖彝[清],字秉常,号榴仙。曾任刑部郎中。 4. 彭慰高(1810~1887),字经伯,号讷生,别号钝舫老人,室名仙心阁、浣雪楼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道光癸卯举人。同治乙丑补温州同知,在浙二十年。有《仙心阁集》。 上款简介:1. 吴大澂(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愙斋、白云山樵,江苏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官广东、湖南巡抚。工山水、花卉,精于金石书法和鉴赏,富收藏。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2. 吴大衡[清],字谊卿,号运斋,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吴大澂弟,光绪三年进士,官编修。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