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潘天寿  致马国权有关顾恺之画论的重要信札

图录号:343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潘天寿  致马国权有关顾恺之画论的重要信札
图录号:
3435
年代:
艺术家:
潘天寿
材质:
信笺 一通二页
作品分类:
尺寸:
20.5×14.5cm×2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二〇二一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外名人手迹暨三宁斋旧藏专场
拍卖时间:
2021年7月23日至7月25日(周五至周日)
备注:
声 明:
识文: 国权先生大鉴:赐函及《中国古代十大画家评介集》均领。《评介集》内容精审丰富,印刷精良,真使读者不忍释手,谢谢。宝作《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及其代表作》一文中,解释顾氏“实对”二字,是“作者面对实物,准确观察,才能表现出对象生动之精神面貌来。”一般人都作如是解释。另有一种解释,是“画面上之人物,手揖眼视,在视揖之前面,均有实际之对象存在著 。如无实际对象存在,则揖视均落空,传神之趣失矣。有实际对象,对而不正,则所失稍小耳。”寿以为这样解释,对“对而不正”一语,有所著落。否则,作历史画、宗教画、意想画等,得不到实对,则无从下手矣。若然,殊与东方绘画之作画方法,有所未合,未知以为较妥否?寿素爱绘画,而性情粗放,狂涂乱抹,所得太浅,承奖励,至为惭仄!拟撰文为寿介绍,实无有可介处,奈何?寿日来杂务及画事均忙,属画,待稍缓,再为走笔,如何?匆此,顺颂时祺。潘天寿,三月廿一日。 说明:马国权上款。    此为潘天寿探讨顾恺之画论内涵的信札,系与马氏在《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及其代表作》中表达观点商榷而作,可藉以窥视潘天寿绘画创作的理念。    马氏文以“丹撰”笔名载于《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此书最早于1962年7月由香港文苑书屋出版。信中谈到收到《中国古代十大画家评介集》,则此信当作于1962年左右。    马国权该文中有《画论研究》一节,谈及顾恺之在画论方面的主张:“所谓‘实对’,就是一个‘写实’的过程。在顾恺之看来,脱离对象,无的放矢的‘空其实对’,这个固然无法真实的再现生活;就是面对物象,缺乏准确的观察,‘对而不正’,对象的精神面貌也不可能生动的表现出来。”潘天寿则引用米芾拜石、嵇康目送飞鸿的典故,提出“画面上之人物,手揖眼视,在视揖之前面,均有实际之对象存在著,如无实际对象存在,则揖视均落空,传神之趣失矣。”并得出“有实际对象,对而不正,则所失稍小”的结论。    信末提及马国权拟撰文为潘氏介绍,为潘氏婉却,但表示将得闲为其作画。改革开放后,马国权在其《近代印人传》为潘作传记文章 。 作者简介:潘天寿 ,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署阿寿、懒道人、颐者、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人。现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曾任国立西湖艺术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国立西湖艺专校长。1959年出任浙江美术学院 院长,并于次年当选为中国美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副社长。出版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潘天寿美术文集》《潘天寿诗存》及各种版本的《潘天寿画集》《潘天寿书画集》等。 上款简介:马国权 ,字达堂,祖籍广东南海。师事容庚先生。曾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及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泠印社理事等。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