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明景泰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足炉

图录号:111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明景泰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足炉
图录号:
1111
年代:
明景泰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直径16.5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
拍卖会名称:
(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神存富贵——掐丝琺瑯器·漆器专场
拍卖时间:
2019年05月27日
备注:
「大明景泰年制」款铜胎掐丝珐琅有着黄金和宝石般的华贵与瑰丽,因此被历代帝王当作独一无二的皇权与财富的象征。因其制作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故很长时期内主要作为御前用器,由宫廷内皇家御用作坊制作,除少量珐琅器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和馈赠礼品给外国友人外,民间难得一见。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其做法是以细而薄的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粘于铜胎之上,再根据图案设计要求填充各色珐琅釉料,入窑烘烧,重复多次,待器表覆盖珐琅釉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镀金而成。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习称景泰蓝。掐丝珐琅自元朝便从西亚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这种工艺带着伊斯兰教艺术繁复绵密、蟠曲虬结、极重线条和设色的装饰性特点,但一经传入中国,便与我国已有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明代掐丝珐琅器由宫廷设立的机构「御用监」制作,其工艺延续了元代掐丝珐琅的特点,作品风格质朴,器型炉、瓶为多,还有洗、盘、高足杯等,胎体仍较厚重。此炉时代特征明显,带「大明景泰年制」款,为研究明代景泰珐琅的工艺历史提供了有益的资料。炉作圆形鼎式,口外撇,双方形耳,并置铜鎏金三象首足,平底鎏金,底中心落「大明景泰年制」三行阳文楷书款。此炉盘口与底沿均施宝蓝色珐琅,分别掐丝勾连云纹与回纹一周;双耳设计巧妙,饰缠枝纹,上下两端浮雕灵芝纹饰并鎏金,寓意祥瑞;三象首足以象鼻支撑地面,形象生动写实,象首戴华丽的配饰,彰显出皇家制器的尊贵与奢华;炉身以浅蓝色珐琅为地,用单线技法掐丝缠枝莲纹,内填红、黄、白、蓝色珐琅,并以深绿色枝叶为衬;底部中央款识以蓝色珐琅为地,四周錾刻精美的缠枝莲纹并鎏金。孙承泽〈天府广记〉中记载道:景泰御前的珐琅,可与永乐朝果园厂的剔红、宣德朝的铜炉、成化朝的斗彩瓷器相媲美。可见景泰时期的珐琅器是其发展的辉煌时期。明朝景泰皇帝朱祁钰在位时间仅七年,景泰珐琅产量很少,传世带景泰年款的掐丝珐琅器多为后朝改制,或是追摹前朝的寄托款。本品的时代特征鲜明,为难得一见的景泰掐丝珐琅器。其艺术风格延续了元代掐丝珐琅的特点,缠枝莲纹花朵饱满、花瓣肥厚,但相比元代更富有变化,叶子收小。整器珐琅色彩鲜丽明快,质地温润,有透明感,填磨平滑,掐丝流畅生动,表现出景泰掐丝珐琅器的风格特征,加之工巧精致,处处考究,传世十分少见。同类藏品可参见故宫博物院藏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首足小炉与铜胎掐丝珐琅菊花纹三象首足炉。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明景泰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首足小炉,「景泰年制」款,高5.7厘米;2.故宫博物院藏,明早期 铜胎掐丝珐琅菊花纹三象首足炉,「大明景泰年制」款,高15.8厘米。
声 明: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