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倪贻德 青岛疗养区

图录号:64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倪贻德 青岛疗养区
图录号:
642
年代:
1962年作
艺术家:
倪贻德
材质:
油画 木板
作品分类:
尺寸:
40×53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诚轩
拍卖会名称:
北京诚轩2018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艺术
拍卖时间:
2018年6月16日-2018年6月21日
备注:
声 明:
背签:21?青岛工人疗养所兼容并蓄 物我交融现实主义画家倪贻德倪贻德是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亦是“決澜社”的主要创始人。“決澜社”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团体之一,对推动西方现代绘画在中国的传播、探索中国艺术发展的新道路等课题产生了巨大影响。为“艺术而艺术”的早期理念1927年,倪贻德进入日本川端美术学校学习,接受了系统的西式绘画训练,也掌握了丰富的现代主义绘画理论,形成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绘画思想,画作中强调表现主观精神和艺术形式。“我们要自由地、综合地构成纯造型的世界”,从他草拟的《決澜社宣言》中,多处可见他当时追求纯艺术的观点。为人民而艺术的情怀1940年代以后,倪贻德思想转变,成为一名坚定的现实主义画家,以新的审美观点寻找题材,街头、工厂、农村等场景常出现在倪贻德的作品中,画家用画笔饱含激情地歌颂当下社会主义建设。青岛环境优美,空气湿润,是天然的写生胜地。《青岛疗养区》创作于1962年夏季,与其他画家描绘青岛风景的作品相比,拍品取景青岛疗养院,与倪贻德“为人民而艺术”的思想紧密相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职工疗养事业开始起步,为响应国家政策,很多城市大兴土木,修建疗养院,倪贻德用画笔记录下这一颇具时代特点的新政新貌,红色的屋顶与浓郁的绿树相互掩映,宽阔的马路向远处延伸,间或穿插来往车辆和行人,天空澄澈,衬托出宁静与祥和的环境,同时又富有无限生机。据家属回忆,本幅作品曾被倪贻德夫人刘苇挂在卧室,想必她极为珍爱。即使抛开画家创作动机,单纯以美术角度来欣赏这幅画,也能给人以心灵上的抚慰。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倪贻德的绘画别具一格,他用淳朴的线条及明快的色彩描绘农村或城市寻常风物,极易辨识,除却画家本人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对民族艺术传统、西方不同流派的钻研和借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又掀起一阵“油画民族化”风潮,一直醉心于探索中国绘画现代发展之路的倪贻德,热切参与到这场运动中,并在《美术》杂志发表《对油画、雕塑民族化的意见》一文,在对待外来艺术上,他反对盲目崇拜或是全盘否定,他说:“有人以为只要明暗减弱一些.色彩平涂一些,在物体轮廓周围加上一些线条.就是油画民族风格了……这样做其实不一定真正能表现民族风格,而油画的特点却减弱了,正确的道路应当是油画的特点和民族绘画的特点的高度结合。”不仅如此,他还主张油画民族化应该具有多样性,绝不能有统一模式,应当包容各类风格和样式。倪贻德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却又从不忌讳向西方现代流派吸收养分。他擅用立体派、野兽派的造型手段,如强烈的色彩对比,粗犷有力的线条,简洁概括的块面,建筑似的稳健结构等,都被画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他兼容并蓄、中西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刚健雄强中寓以柔美,洗练单纯而不失丰富,淳朴厚重而又生动,明快率真而意境悠远。《青岛疗养区》强调大面的表现,用笔精炼,色调明快,明暗相间的色块兼以雄健的线条,以简寓繁,具有极强的概括力。中国传统绘画中不求形似的观点并未削弱景物的造型,倪贻德以力透纸背的书法用笔来增强画面质感和量感,加上西方油画的透视,营造深邃的空间感,呈现出一种新的写实特色。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