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刘海粟 巴利岛风景

图录号:87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刘海粟 巴利岛风景
图录号:
879
年代:
1940年作
艺术家:
刘海粟
材质:
布面 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60×7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二〇一七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油画作品专场
拍卖时间:
2017年12月23日—12月25日(周六 至 周一)
备注:
声 明:
签名:海粟 1940 LiuHaiSu BALI廿九年 四月 Bali作 1940说明:1.生岛吉造旧藏。2.日本作家生岛吉造1943年受邀于萧乃震博士家中,与刘海粟夫人成家和相识,并获赠此幅《巴利岛风景》。刘海粟 1896年生于江苏武进。1912年与乌始光等在上海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26年赴欧美及日本考察美术。1952年任华东艺专校长。历任南京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981年意大利国家艺术学院聘任为院士,并颁赠金质奖章。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其“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其“欧洲棕榈金奖”。美国传略研究所授予其“伟大成功大使”称号。美国世界议会为其颁发“金焰奖”。上海、南京、常州均建有“刘海粟美术馆”。“纸上人间烟火,笔下四海风云”——追忆刘海粟刘海粟或许是二十年代末在中国艺坛最受瞩目的人物之一,一方面他审视已有的艺术认知,深入思考中国艺术的走向问题;另一方面在自身的艺术实践与现实生活中寻找精神火花与艺术灵感。这位以“艺术叛徒”自居的现代画家从容的面对着种种波澜起伏的坎坷。一、创办美校1912年刘海粟与乌始光等人创立上海图画美术院。作为中国最早创办的引进西洋美术教学体系的新型美术院校之一,坚持办学达四十年之久。上海美专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美术学校。它改变了中国艺术教育传统的师徒传承制,引进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与机制,通过现代教育模式向社会大量输送经过严格训练的艺术人才。它不仅是唯一诞生、发展、辉煌于上海的美术学校,也是上海这座近代崛起的大都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历史印记。校长刘海粟曾说:“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我们要在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并谋中华艺术的复兴;我们原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研究和宣传的诚心。”该校尤其在引鉴西方教育方式、教授西画等方面成绩显着,且注重师法自然,尊重学生艺术个性,提倡艺术风格之多样化。在不息的变动之中,创造一种不息的研究精神,在时代的思想上一定要走到前列。以先进的西洋美育思想教学体系培养艺术人才,造就未来的美术大师。并且在办学过程中屡创先例,首次提出走出校门写生创作,鼓励学生以自然为师,从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汲取创作灵感,切身体会自然美的真谛;首次开设了人体写生课程,提倡现代美术观念和新型美术改革,与保守派展开激烈的争论。随之带着自身的经验积累和精神诉求与西方艺术相遇。二、筹赈画展两度欧游归来的刘海粟考察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动向和现状,思考中国艺术之出路,初步确立了艺术立场及判断。这位以“艺术叛徒”自居的现代画家讲学、主持、举办画展,为艺术理想披荆斩棘,并在创作写生中注重艺术语言的理性与节制的表达,激发出新的精神潜质。此时的刘海粟充满精神的激昂与升华感,时时渗透着一个中国人的时代忧患意识。1939年12月至1943年5月,正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刘海粟应印度尼西亚华侨总会会长范小石等人的邀请赶赴雅加达、万隆、三宝陇、泗水、玛浪等地进行中国现代名画筹赈画展,救国抗日。1940年1月20日在雅加达共展出刘海粟、王济远等人作品342件,还有康有为、吴昌硕等名家之作54件作为参考展品。展览持续9天,当地华侨积极参与,纷纷捐款,所得款项寄往贵阳万国红十字会以支持抗战。据1941年2月22日新加坡《晨星》登载由诗人郁达夫撰写的《海粟大师星华义赈画展目录序》一文所载:“为国家筹得赈款达数百万元,”并赞誉他“尽了报国的责任。” 虽然在危难之中远赴南洋,刘海粟仍不忘抽出时间写生,仅1940年一年其创作油画数量达20幅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艺术作品的背后又隐藏着一段少有人知的情感纠葛。三、画作背后的情感密码1940年刘海粟巡展之余旅行至爪哇岛的东部—巴利岛,由于二战爆发无法返回上海,因此停留下来,创作了大批作品。此次西泠秋拍油画专场中出现的《巴利岛风景》正是刘海粟这一特殊时期的作品,画作中热烈布置的构图,深切缠绕的色彩,熔古典的传统及原始的稚拙于一炉,尽显苍劲老辣。然而这幅《巴利岛风景》被日本作家生岛吉造先生所收藏,此事也记录在他所撰写的《上海日记》之中。 生岛吉造于1943年某晚受邀前往法租界萧乃震家享用中餐,期间交谈甚欢,获赠了一方印章,以及上海美术学校校长刘海粟的夫人成丰慧馈赠的油画《巴利岛风景》,这一过程被详细记录在《上海日记》之中。为什么1940年所作的《巴利岛风景》会在成丰慧手中?原来1941年2月18日,成丰慧曾带上海美专师生作品前去探望刘海粟。到7月中旬,刘海粟继续巡展时,成家和却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决定只身返沪探母。正是此时刘海粟将1940年期间所作的油画,交由成丰慧带回上海。然而1943年5月25日,归来的刘海粟抵达上海时,成丰慧早已移情于周佛海部下萧乃震,由于情感疏离,决意与刘海粟离婚。悲痛中的刘海粟在委托金雄白律师转交成丰慧离婚信中,直接提到了这批画作:“……前由南洋携沪油画等二十余幅,为余炎荒奔程,攀山越岭,汗血交织而成。而今体力日衰,野外制作之机会愈少,此种血汗纪念品当能同情赐还也。” 这段话也证明了一个事实,该时期共创作了二十多副作品并非年谱中记录的十六副作品。这位画坛世纪伟人刘海粟在1940年的油画创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在目前已知的十六幅印度尼西亚时期所作的油画中,有十二幅已被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收藏,只有四幅在私人藏家手中,另外未知的画作下落不明。首次出现的《巴利岛风景》不仅填补此段历史的空白,而且对研究刘海粟生平艺事提供了可靠依据,揭示了一段刘海粟艺海生涯背后的情感密码。这个时期的作品从风格探索与艺术成就来看,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将再现与表现的手法融汇贯通,总结凝练出创新的途径,预示着 “刘海粟品格”的确立。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