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伊秉绶 五言联

图录号:10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伊秉绶 五言联
图录号:
105
年代:
艺术家:
伊秉绶
材质:
立轴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31×25cm×2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福建东南
拍卖会名称:
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翰墨集珍·中国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7年10月28日-29日
备注:
声 明:
题识:句赠云冈三兄老先生并正之。嘉庆八年二月朔,汀州弟伊秉绶。钤印:伊秉绶印(朱)、故太守章(白)、寒玉斋(朱)鉴藏印:1.曾经贵池南山邨镏氏聚学轩所藏(白)2. 之泗嗣守(朱)题签:伊墨卿五言联精品上下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墨庵、南泉、秋水、西湖长,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官惠州、扬州知府。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释文:政声韩吏部,经义董江都。雄强恢弘,法度森严—伊秉绶《政声韩吏部,经义董江都》赏析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晚号墨庵,福建宁化人,是清代干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竹间续话》中评价伊秉绶的书法“尤以古隶名当代。劲秀古媚,独创一家。”隶书是伊秉绶最具代表性也最具特色的书法,梁章巨曾经称赞伊秉绶的隶书“遥接汉隶真传”。晚清书法家何绍基对伊秉绶的书法极为推崇:“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简。行草亦无唐后法,悬崖溜雨驰荒藓。不将俗书薄文清,觑破天真关道眼。”《清史列传》也称“秉绶攻分隶,与同时桂馥齐名”,可谓冠绝一代。此次东南秋拍中,就上拍了一件伊秉绶经典隶书五言对联,以飨藏家。这件五言对联据款识“句赠云冈三兄老先生并正之。嘉庆八年二月朔,汀州弟伊秉绶”可知,是伊秉绶于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二月初一所作。在创作此联的前一年,也就是嘉庆七年,伊秉绶刚刚遭遇仕途中的一次巨大的变故,是年,时任惠州知府的伊秉绶向当时的两广总督吉庆请兵剿灭添弟会,然而反被吉庆以“失察教匪”之罪诬陷入狱,之后经民众诉冤才得以免罪平反。嘉庆八年,出狱不久的伊秉绶受到了叶廷勋、叶梦龙、冯敏昌、张维屏、宋湘等诸多广州好友的盛情挽留,决定在广州居住数月,与好友们交游、切磋艺事、钻研书法。此联正是是年五十岁的伊秉绶赠予好友“云冈三兄老先生”的。此“云冈”即刘廷楠,据曾国藩所作《广东嘉应知州刘君事状》记载,刘廷楠字让木,号云冈,是河间献县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历官广东信宜、河源、揭阳、南海知县,嘉应、廉州知州。嘉庆五年时,刘廷楠“摄惠州河源县事”,与当时任惠州知府的伊秉绶时有公务往来,且共同参与了镇压陈烂屐、博罗等添弟会会徒叛乱之事。嘉庆八年正月,刘廷楠率兵讨伐“阿常贼徒七千人”,大胜。而伊秉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自己的部下、好友刘廷楠写下这对“政声韩吏部,经义董江都”五言联的。上联中的“政声韩吏部”,指的是唐代的韩愈,唐穆宗长庆元年,韩愈曾经奉命前往宣抚镇州之乱,化解危机,被擢升为吏部侍郎,因此称为“韩吏部”,颇有政声。而下联的“经义董江都”,则指的是西汉精通经学的大儒董仲舒。伊秉绶写此联赠与刘廷楠,以韩愈、董仲舒喻之,充满了对于刘廷楠政事和学问两方面的赞赏。因此,这件五言联,可谓见证了伊秉绶与刘廷楠的交游旧事,也见证了嘉庆年间广东惠州陈烂屐、博罗等添弟会会徒叛乱并被镇压的一段史事。而从书法造诣角度来看,嘉庆八年对于伊秉绶的书法艺术生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伊秉绶不但留下了诸多书法作品,而且他的隶书书风在该年产生了重大的转变,伊秉绶的书法从此走向了成熟阶段,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伊隶”。这种变化,我们从此联中也可窥知。这对对联虽然仅有十字,但显得落落大方,一派苍茫庄严气象。无论是疏朗的字距、宽博的结字,还是坦荡的行笔,都是伊秉绶历经官场风波之后通透世事的心境的别样呈现。伊秉绶早期隶书的蚕头雁尾在此已经变得横平竖直,浓墨直书令每一个字都格外有分量,显现出墨沉笔实、质朴高古的气质。穿插其中的弧笔运用活跃了作品的肃穆气氛。而其中“江”、“吏”、“部”等字部分枯笔的使用,则让这件作品在稳重之中又有了黑白变化的节奏感,更显得古意盎然,充满了汉碑石刻浑厚的韵味,格外老辣。同时,伊秉绶弱化了传统汉隶中扁平的结体,强化了其方正敦厚之势,这样的改变使得伊秉绶的隶书更加雄强恢弘、法度森严。这件五言联中宫疏朗而外势饱满,正是伊秉绶开启他的“伊隶”书风的代表之作,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极有意义。故1933年商务印书馆珂罗版的《墨盦集锦》以及1985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的《伊秉绶隶书墨迹选》中都收录了这件作品。另外,这件五言联钤有“伊秉绶印”、“故太守章”、“寒玉斋”等印,为伊秉绶私印,其中“伊秉绶印”和“寒玉斋”两枚印章,见于上海博物馆的《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寒玉斋”乃伊秉绶众多斋馆之一。同时,这件五言联亦钤印有“曾经贵池南山邨镏氏聚学轩所藏”以及“之泗嗣守”,分别为晚清著名收藏家刘世亨、刘之泗的鉴藏印,更明晰了这件作品的传承。且“曾经贵池南山邨镏氏聚学轩所藏”一印为吴昌硕所篆刻,见于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的《吴昌硕印谱》。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