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乾隆·紫檀雕书匣式包袱形文具盒

图录号:1318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乾隆·紫檀雕书匣式包袱形文具盒
图录号:
1318
年代:
款识:清爱堂。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18cm 长:31cm 宽:18.5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二〇一六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木易居•文房古玩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12月16日-18日
备注:
声 明:
说明:以锦袱包裹为装饰题材肇始于清雍正年间,乾隆年间获得进一步发展。包袱纹饰颇为特殊,其形制一般是在器身上饰一包袱巾或者绶结。包袱因与“包福”谐音,且“绶”与“寿”同音,故寓意幸福吉祥,此等设计当与宫中风尚有关,是用来包扎名贵物品以作呈献用。将包袱式纹饰于宫中器物之上缘于雍正,后盛于乾隆,乾隆承接其父之爱好,使之更为多样化。故宫博物院藏有各式以包袱为纹饰的文玩器物。此盒整体呈长方形,主体材质为紫檀,上面阴刻百钱纹。盒子表面用黄花梨木镶嵌出包袱的形状,包袱由四条布带扭结而成,在盒盖中央系一扣,布带交织缠绕,婉转自如。包袱面褶皱处过度极为自然,如行云流水自盖顶蜿蜒而下,覆于盒身,缝处严丝合扣,浑若天成。盒盖棱角处雕琢细腻,线条刚劲饱满,使人能感受到包袱紧绷裹物的状态。盒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以盛放笔墨等文房用具。下层设计颇具匠心,盒边设有抽板,抽板内为暗屉,可以放置书信等比较隐秘的器物。此品构思巧妙,费时费工,匠心独运。巧妙地结合紫檀、黄花梨木制作,其艺术及收藏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清爱堂”为刘墉先祖刘棨堂号。圣祖御赐匾额。刘棨,字弢子,山东诸城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初为长沙令,擢知宁羌州。时关中大饥,启“假仓粟以赈”。山多槲树,教民编织,州人利之,名日“刘公绸”。又创义学,亲为请解。官至四川布政使。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