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李唯篆刻闲章
图录号:1356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李唯篆刻闲章
- 图录号:
- 1356
- 年代: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3.2×3.2×7.2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上海朵云轩
- 拍卖会名称:
- 201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金石缘—当代全国名家篆刻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5年12月16日-18日
- 备注:
- 声 明:
- 印材:老挝石
印文:安康
边款:天下安康,乙未金秋,海上抱月精舍李唯。
说明:李唯,字唯之,别署抱月精舍主。1964年生,祖籍江苏宜兴。师承韩天衡、刘一闻、陆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澳门印社理事。出版有《李唯茶语印谱》。
茶语印花从心底绽放
国庆前获赠李唯兄的《李唯茶语印谱》,窄长的开本,精妙的装帧均十分古雅,打开内页,一枚枚鲜艳的印花如香山红叶扑面而来。创作主题紧扣茶文化,这也是本人所好,故而起身泡一壶龙井,慢慢细品起来。
中国的茶,与诗词并肩走过千年的漫漫路程,它以高山流水的文化品格,具体化为淡雅高洁的礼仪形式和居家形态,以月色水气的表达完成中国人的内心诉求,那就是奔放的、散淡的、闲适的、祥和的、温暖的团坐对饮。对茶,我们应始终铭感于心。
中国的印,作为书画的最后一道画龙点睛的程序,如繁星般闪烁在艺术史册之中。据说元代一位天才画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作了一次偶然的尝试,他随意地在叶蜡石上刻下几个字后,在素笺上钤下一滴血的鲜红。从此,中国书画就多了一份装饰美和一股金石气,多了一个寄托情怀的载体。
现在,李唯将两件美事合为而一了。
中国的艺术,殊途同归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成了有趣的规律。在一门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常常受到出墙红杏的感染,然后也可能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邻家庭院。比如茶,受到佛教推助,就有了“禅茶一味”的说法。比如画,受到书法的影响,也有了“书画同源”的说法。那么,中国的印,是否也受到了茶文化的影响呢?这,就不用我回答了吧。
李唯用中国的印,表达中国的茶。在中国艺术史上,前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多半是偶而为之的案头把玩,这对清饮中国茶进行中国艺术创造的中国传统文人来说,或许是一次心灵放纵的小憩。但这一次,李唯完成了一次有意识的引水合流。
李唯未及冠礼就磨石学印了,启蒙老师是邓散木的学生。稍长,即成为韩天衡先生的入室弟子,二十年来耳提面命,教益良深。后又拜在刘一闻先生门下,艺事日益精进,篆刻作品入展一至五届全国大展及多次西泠印社国际大展,深获方家嘉许。及后又在陆康先生的持衡室外凿壁偷光,学得不少诗外功夫。
2006年,李唯兄尝试茶文化主题创作。他精心研读了有关茶文化的典籍、唐诗宋词以及历代茶人轶事,感受到中国人的生活与理想,特别是中国茶文化一路走来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演进,由此对古人的艺术生活产生了深刻的体悟与神往。手起刀落,玉屑飞溅而碧波荡漾,李唯用茶文化滋养了印学,又用印学光大了茶文化。
印谱付梓前,韩天衡先生对印谱逐一审读点评,语深情长,备感欣慰,命笔题签《李唯茶语印谱》。刘一闻先生则以“卷中岁月,茶里神仙”佳联勉励,陆康先生以“茶印同参”给予肯定,杨忠明兄还写了妙文给予推介。李唯有良师栽培、诤友推介,艺楫搏浪,鸥鹭竞翔,海阔天空,春风拂面,是何等的畅快!
(沈嘉禄)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游园惊梦—现当代油画雕塑专场(92)
- 古籍碑帖专场(242)
- 瓷器杂项专场(58)
- 丰乐砚田—首届古名砚专场(71)
- 金石缘—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192)
- 金石缘—当代全国名家篆刻专场(64)
- 金石名家书画专场(94)
- 古代书画专场(157)
- 当代书画专场(77)
- 名人书法暨信札专场(145)
- 名家小品专场(36)
- 梅斋藏书画专场(53)
- 精品扇画专场(85)
- 私人珍藏中国书画专场(50)
- 画坛芳邻—梅景书屋与嵩山草堂(31)
- 海派精品专场(77)
- 近现代书画专场(184)
- 岁朝吉庆(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