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乾隆 斗彩宝相团花纹盘口瓶

图录号:122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乾隆 斗彩宝相团花纹盘口瓶
图录号:
1229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22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
拍卖会名称:
2015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古董珍玩—瓷器·玉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
2015年12月19日-20日
备注:
声 明: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本尊直口束颈,丰肩鼓腹,胫部内收,平底浅圈足,整体造型端庄大气,亦不失清秀。尊胎质精实,白釉润泽,通体以斗彩工艺绘制而成,先在釉下以青花描绘纹饰轮廓,而后再于釉上填饰红、黄、绿等各色彩料,其青花线条灵动流畅,釉上彩料填饰精细,色彩渲染细腻自然。尊口、颈、肩及近足处分饰卷草、蕉叶、如意云头和莲瓣等多条纹饰带,腹部主体四面分别描绘四朵团状菊花纹样,其中心以红、黄、蓝、绿等各色彩绘制花蕊,周围点缀蔓草、枝叶和朵花,团花之间各装饰两组嵌套缠枝花卉纹样,画师将花枝描绘成如意形,并相互勾连嵌套,从而将“事事如意”、“绵延不绝”等吉祥理念巧妙的融入纹饰之中。尊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款识字体规矩硬朗,为乾隆中晚期官窑器之典型款识。
斗彩工艺肇始于明初宣德窑,成化之际进入极盛时期,出现了鸡缸杯、三秋杯和天字罐等陶瓷史上亘古未有的隽品之作。成化朝之后,由于明王朝的国力衰弱以及皇帝的喜好转变等原因,斗彩器的制作逐渐陷于低潮,至明末时竟有绝迹之势。1644年清军入关,满清政权建立,在清初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下,社会渐趋稳定,经济逐步发达,景德镇珠山御窑厂的瓷器烧造又再次兴盛起来,斗彩器作为彩瓷的重要品种亦重获新生。在康雍乾三朝之中,尤以乾隆一朝的斗彩器制作最为繁荣,而且这一时期的御窑厂窑工将斗彩工艺与当时流行的粉彩彩料结合使用,从而使乾隆斗彩器的色彩更为鲜丽饱满,于淡雅粉润中显亮丽,纤细娇巧中见挺隽,而且乾隆时期的斗彩器在造型上更为多样化,纹饰构图上更为繁复饱满,制作工艺上也更是精益求精,其成就丝毫不逊成窑。
本尊胎釉质量俱佳,色彩艳丽饱满,纹饰描绘细致,是一件乾隆斗彩器物的代表之作,保存至今,实属不易。除此之外,本品还在造型和纹饰上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值得关注。
第一个特点是本尊造型极为罕见,其短颈微束,腹部圆鼓,给人以沉静庄严之感,但体量却不甚高大,丝毫不失隽秀,究其源流,应是以上古青铜尊为蓝本加以改良而成。查阅国内外各大公私收藏机构所藏乾隆朝各类瓷器作品,均未见与本品造型完全相同之作,其珍罕程度,毋须再言。
另一特点即是本尊以团状花纹为主题装饰纹样,团花的表现形式早在隋唐之际即以出现,并一直沿用至明清。在乾隆时期,团花因其装饰性强,灵活多样等特点,深受高宗皇帝的喜爱。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有云:“乾隆以后喜作团彩,稍久风致矣,然于华丽之中别饶葱茜之致,足为清供雅品,弥可宝贵也。”将许氏之描述与本品对照,实在是恰如其分。更为难得的是,目前所见乾隆斗彩中装饰团花的器物以一种描绘团状牡丹花的小缸最为常见,而像本尊这种装饰团状菊花纹的例子则从未见到。
本尊造型特殊,彩料艳丽,纹饰华美,是乾隆官窑斗彩器的集大成之作。此外本品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及本世纪初先后两次在香港苏富比拍出,来源清晰,传承有序,今日亮相本场拍卖,颇值众藏家珍视。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2年11月8日拍卖会第211号
香港苏富比2003年10月26日拍卖会第6号

参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第164页,图10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