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张充仁 1946年作 恋爱与责任

图录号:13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张充仁 1946年作 恋爱与责任
图录号:
135
年代:
1946年作
艺术家:
张充仁
材质:
青铜 雕塑
作品分类:
尺寸:
50×25×16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 200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当代中国雕塑专场 成交额:553.7280万元 成交率:78%
拍卖时间:
-2009年1月2日
备注:
声 明:
签名:充仁
说明:1.本作品为1946年“中正文化奖”艺术大赛唯一获奖雕塑作品。
2.本作品藏家直接得自于艺术家本人。
张充仁,1907年生于上海。1914年入土山湾美术工厂照相制版间随爱尔兰籍导师习素描及法文。1931年赴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期间结识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共同编绘《蓝莲花》,由此轰动欧洲。1935年毕业,获布鲁塞尔市政府颁赠金质奖。曾游历法、英、荷、德、奥、意等国。1936年回国后在上海举办绘画、雕塑个人展,并创办“充仁画室”从事美术教育及创作。50年代至80年代任教于上海美专雕塑系及上海油画雕塑院,为上海油画雕塑院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为齐白石、蒋介石、邓小平、德彪西及法国总统密特朗等名人塑像,其手模被典藏于法国国家艺术收藏馆。有《张充仁雕塑选》、《张充仁水彩画选》、《拜占庭艺术》、《绘画色彩问题》,译著《艺用人体解剖》、《麦塞克的雕塑》等行世。
以我之手 塑作人生 —张充仁的雕塑艺术
◎若丹
“张充仁”这个名字,似乎一直是被中国20世纪艺术史所遗忘的。这位作为中国西洋雕塑艺术的奠基人之一的巨匠,在时间的辗转中几乎不被记起,有他特别的缘由。他在西洋雕塑艺术领域播下的智慧与光芒之种,萌芽于西方,成长于西方,盛放于西方,亦是收获于西方。因是之故,对我们而言他并不是熟悉的。但是当你的视线触及他那些饱满而充满力量的作品,当你穿越时间聆听到他在全世界获得的那只为中国艺术家而拍响的掌声,你一定会为此动容。他是被西方艺术界公认的罗丹的再传弟子和真正的继承者;他曾经帮助埃尔热创作深受比利时儿童喜爱的《丁丁在远东》,由此轰动欧洲;他曾经为冯玉祥、马相伯、司徒雷登、齐白石、邓小平、埃尔热、密特朗、德彪西等众多名人塑像;他塑的像矗立在上海街头、布鲁塞尔百年宫顶、保存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这一切都证明了张充仁在艺术史上作为一个巨人的存在,他所绽放出的耀眼光芒,照亮了观众的眼睛,我们没有理由不记住他。
张充仁一生的经历,如同他的雕塑作品一般丰富而纯粹。出身工艺匠人家庭的他,自幼酷爱绘画和雕刻。幼年时期在上海土山湾孤儿院寄读,充满西方宗教文化的氛围无形中指引他走上绘画之路。8岁时进入徐家汇类思小学,获得艺术生涯中第一份名副其实的启蒙教育。之后跟随土山湾照相制版部的安敬斋修士为期六年的学徒生涯,让他真正接触并开始学习绘画。1931年张充仁只身远涉重洋,赴比利时留学,进入比京皇家美术学院学习雕塑,获得了骄人的成绩。1936年回国后创办“充仁画室”,从事美术教育及创作。20世纪80年代,张充仁应邀重返比利时、法国、荷兰和瑞士访问,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在巴黎期间,他为挚友埃尔热及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塑像,特别是在爱丽舍宫为密特朗总统塑像而扬名法国,成就了他在西洋雕塑艺术上的不朽地位,从此深受世人瞩目。
张充仁的雕塑风格受雕塑大师罗丹的影响极深。雕像对他而言,是一个严谨而又活泼、理性与感性并存的过程。他对作品不仅要求造型准确,还要求形似与神似的统一,尤其看重的是自身主观美学意向的表达。在他的手中,泥巴如同颜料,手法代替笔触,由此雕塑可与油画一样浑厚饱满、色彩斑斓,也可以与中国水墨画一样挥洒写意、流畅淋漓。早年从事过照相工作的张充仁,最不赞成的就是把将对象作照片式的描绘理解为“写实”,而是趋向于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正是他的作品区别于一般写实主义作品的地方。在雕塑手法上,张充仁作品的典型特色是“只作加法”—以塑为主,略加雕刻;整体由塑来掌握,细部用雕来展现,效果浑然天成,十分具有立体感。当年齐白石老人在看到张充仁的塑像后惊喜不已,当即展纸挥毫写下“泥塑之神手也”。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清溪》和《恋爱与责任》,都是张充仁艺术生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是最能体现张充仁雕塑手法特征的作品。艺术家在创作时,先参照模特做写实的裸体雕像造型,然后在应该着衣的部位裹上一层湿纱布,再塑上一层薄薄的泥巴,随后再在上面进行雕刻。这样雕刻不会破坏轮廓线的完整,同时衣服下的肌肉骨骼都能隐隐地显露出来,生动、含蓄而又充分。《恋爱与责任》是张充仁在1945年以学生余克明和黄素缦夫妇为原型塑造的雕像。在1946年上海举办的“中正文化奖”艺术大赛上,作为唯一的雕塑作品获奖。这件作品除本身给予人美感之外,更包含着艺术家对于生活和社会意识的积极倡导与美好愿望,歌颂了男女间纯洁的爱情。“文革”结束后,为报答友人“文革”期间对自己的帮助,张充仁将这两件作品赠送给了他的朋友,本次献拍正是由这位朋友提拱。
张充仁曾经说过,“人都是由自己塑造的”。在近八十年的努力拼搏中,他塑造了一大批享誉海外的雕塑佳作,同时也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雕塑艺术大师。1985年应法国艺术收藏馆之请,张充仁特地为自己塑了一只右手,和毕加索、罗丹的手一起保存在该馆,全球获此殊荣的艺术家仅此三人而已。可贵的是在卓越的才华和成就之下,他仍旧保持了一颗真善平和的心。1985年8月31日的瑞士《民主报》曾这么评价张充仁:“一位世界驰名的中国艺术家,其质朴与自然,使人惊诧,也使人们的敬意油然而生……他的恳切与知识是无可估量的;而这又是一个谦逊、简朴已极的人物。”
出版:《张充仁雕塑选》,P6,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
《泥塑之神手也—张充仁的艺术人生》,P110。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