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夏雨

图录号:76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夏雨
图录号:
76
年代:
艺术家:
许江
材质:
油彩 画布
作品分类:
尺寸:
100×16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上海泓盛
拍卖会名称:
上海泓盛 2007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油画雕塑II 总成交额:6577.536 万元 成交率:90%
拍卖时间:
2007年12月22日
备注:
声 明:
“ 在绘画艺术中,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般的看法是中国画是民族的,其本身就代表民族精神。于是就有人主张在油画布上画出水墨的墨色及挥洒的效果,但是中西融合不是这么简单的,水墨画是以纸为材料,墨色以水化之,油画则是以布为材料,色彩以油调和,几十年来许多艺术家在这条路上走得并不成功。事实上,民族艺术有着比这些表面效果更为深刻的内容。比如“看”事物的方式,中西不同。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连绵数百里展阅纸上,这种“饱游饫看”的方式与西方绘画特定角度“摄取”的观察方式截然不同,我们的思考方式是以生命的综合感受为主的,而西方是以分析理性为主的思维方式。“文革”后我们的美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完成了西方近百年的变迁,但在这一吸收、借鉴过程中我们难免有生吞活剥、陷入样式化之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艺术要思考更为本源的东西,即人与世界同在的根源性问题。在这个根源性问题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传统的艺术应相互借鉴,多元互动,艺术种类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深刻反映了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它就不会被取代。所谓“和”,是指达到一个共同的高度,“以他平他”,如五音之和声、五味之调和;“同”是指彼此相同,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许江《访中国美院院长 — 许江》
许江是一位感情复杂的艺术家,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同时发现冯至、戴望舒式的南方才子多愁善感的中国纯粹诗质和塔皮埃斯、于波伊斯、彭克式的西方表现主义锋芒和深沉的理性思考,这些似乎水火不容的因素在许江艺术中奇迹般地得到融汇和磨合。《春之祭》、《山水的谐音》、《夏芒》、《秋石》、《七月流火》、《白雪流云》等四条屏式的巨幅抽象作品,不但在外在包装(四条屏)上认同中国文化传统,即使布满地道的西方油画。现代技法的画面上,其中清纯的中国文人诗意象和一个现代灵魂的梦幻和呓语依然清晰可辨;……着迷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瞬间穿越、周转、停顿、高扬、隐入等轨迹捕捉的许江把“具象”和“抽象”同时并置在自己的作品上,试图把毕加索、布拉·克尚未完成的在尊重二度空间的结构和节奏的同时凸现三度空间的立体主义绘画推向完美,毫无疑问许江获得了非凡的成功,他的一系列“绘画浮雕”(高天民语)式的作品使当代一部分“不能忘情于油画,而又不甘于固守油画传统形态的艺术家”(水天中语)看到了突围的多种可能。可以说,许江艺术风格的生成和发展是临近世纪末的画坛上的必然现象,因为它预示了下一世纪中国艺术的某种新的流向。 — 苏旅《我看许江》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