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王仲清 彝汉一家亲(一件) 镜心

图录号:102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王仲清 彝汉一家亲(一件) 镜心
图录号:
1021
年代:
艺术家:
王仲清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96×181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333334
USD:42636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博古斋
拍卖会名称:
博古斋 2007年首场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专场 总成交额:1296.889万元 成交率:57%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彝汉一家亲
《彝汉一家亲》是王仲清先生的著名代表作之一,画作生动地讲述了1935年刘伯承将军和黑彝果基家头人小叶丹兄弟歃血结盟的传奇故事。
青年时代的王仲清先生,受到张大千和徐悲鸿等大师的影响,决心拓宽自己的绘画视野,开创一条中西合璧的绘画道路,在生活中寻找艺术,在实践中寻找素材。早在50年代初,年青的他就深入四川边境的苗、彝、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写生,体察少数民族的生活,收集少数民族的各种服饰和器物。通过长达一年多在外实践,不断完善自己中西结合的绘画技巧。
当年的王仲清受到进步人士,民盟盟员马德周的影响,阅读了大量的革命书籍,《西行漫记》等。满腔的爱国爱党之情,激起了王仲清进行军事题材创作的热情.王仲清深感若想表达红军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无疑是最好的题材。但如何在浩如烟海的长征故事中选择最具代表性,最具历史意义的主题成了王仲清苦苦追求的目标,因此,以刘伯承将军结盟大凉山为题材的“歃血为盟”就由此诞生了。此画还得到了著名山水画家应野平的补景。
王仲清之所以对这个充满“江湖侠义”特色的故事情有独钟,红军定盟凉山在历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当年的大凉山是个针插不进,油泼不进的地方。彝家兄弟长期聚居与此,由于民风彪悍,外人根本无法横越此山。而对正在进行二万五千里征程的红军而言,此山成了一个必须攻克的目标。倘若失败,对于红军而言,可谓是功亏一篑,将会是石达开第二。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刘伯承贯彻了毛主席的正确民族路线,彝汉结盟,患难与共,通过了大凉山,顺利地到达陕北根据地。这个政策得到了彝族兄弟的响应,从此,彝族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此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使得刘伯承与彝家兄弟结盟的场景一下子就浮现在了王仲清的脑海中,鲜明地就宛如身临其境。
果不其然,(歃血为盟》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王仲清将刘伯承与小叶丹结盟海子边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气势宏大。而在细节的刻画上,更显现山了青年王仲清的娴熟功底。在虽未亲身经历事件的情况下,王仲清之所以能够对人物的刻画如此细致若微,这与他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入腹地一年之久研究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时之间,《歃血为盟》好评如潮,王仲清本人更是声名远播。在参加完全国人物展后,北京军事博物馆一眼看中了王仲清的《歃血为盟》,将其收藏。
对于王仲清而言,《歃血为盟》能够被国家级的博物馆收藏,固然是一种莫大的光荣,但由于对《歃血为盟》的独特感情,使得王仲清萌发了将该题材进行再创作的想法。通过对史料的进一步研究和画作布局的再构思,更具历史意义的《彝汉一家亲》,1977年宣告完成。在保留原作风格和人物的基础上,《彝汉一家亲》的主题更加鲜明,着重表现了红旗的传接仪式,象征着革命精神的红旗以及革命武器被授予小叶丹。整幅画作气势磅礴,红军队伍高举旗帜,满山的红旗连绵不断,象征的革命之火生生不息。彝家汉子则露出爽朗的笑容,高举樱抢,振臂呼喊,极具感染力,仿佛将人带入那个战火纷飞,但激情彭湃的年代。画中的刘伯承虽为将军,手捧彝族刻花木碗,内盛鸡血酒,气度文雅。小叶丹兄弟以及其它彝族兄弟则张显出彝族人特有的彪悍爽朗,头顶蓄发椎,俗称“天菩萨”。复杂考究的配饰挂于战炮披风,好生气派。从此,彝汉两家不仅仅是亲如一家的兄弟,更是革命战场上生死相随的伙伴。
可以说,《彝汉一家亲》除了刻画了刘伯承大军结盟过凉山的壮举之外,更反映了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感人事迹。甚么是人民的军队?甚么是为国为民的军队?《彝汉一家亲》向什我们讲述了一个永不褪色的传奇故事。
九十高龄王仲清口述
2007年5月14日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