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王鉴 1665年作 秋山红树 立轴

图录号:23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王鉴 1665年作 秋山红树 立轴
图录号:
231
年代:
艺术家:
王鉴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02×5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985850
USD:126361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铁画楼》藏画 总成交额:5322.9万元 成交率:95%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录文:红树秋山飞乱云,白茅簷底界斜曛。此中大有逍遥意,难说于君画与君
王鉴《秋山红树》赏析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因避康熙之讳,后改为元照,自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明王世贞之孙,曾为廉洲太守人称王廉洲。“精通画理,摹古尤长”,清初四王之一,为正统画派领袖人物。山水多拟仿宋元,而于董、巨尤为深旨。其绘画风格大致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约29—40岁之间;中期约41—65岁;晚期为65岁以后。晚期作品为王鉴画作中艺术水平最高者。此时期王鉴发挥了董源、巨然、黄公望一路风格,用笔尖硬而细刻,凝重而不板,落墨湿润而不薄。《秋山红树图》仿黄子久笔意,创作于1667年,属画家晚期作品。在王鉴几类绘画作品:水墨、青绿、浅降设色中属第三类,尤其画家在设色方面造诣颇深。
王鉴笔法在晚年以前圆浑华润,晚年后则变为尖锐细劲,这一风格转变在此幅《秋山红树图》中可见一斑。此图皴法为披麻皴,“由浓至淡,层层皴出,阴阳向背,或焦或湿,随意加擦”,其技法之娴熟灵活可见画家功力之深,正所谓“度越凡流,直追先哲”(《国朝画征录》)。画面平远、高远、深远兼具,中段水面视野开阔,远景群山环绕。远山本将画面视线封死,但山下一条涓涓溪流,又将观者思绪引向画外绵绵不尽之远方,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正所谓画有尽而韵无穷!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树下、岸边溪石繁而不乱,多而不杂,显示出画家对画面结构的高超驾驭能力。此外画家对于色彩的表现也已臻于炉火纯青之境,图中题诗为“红树秋山乱云飞”,所写之景为秋,而秋之绚丽虽美,但对于国画设色表现来说却不容易,处理不当则使画面易火、易生涩。“赭色设面,草绿设背,山石常用之法”(《梦幻居画学简明》)可见山水设色常以赭色等暖色为受光、阳面,以草绿花青等冷色为背光、阴面。冷暖处理欠妥则使画面产生生硬滞涩之感。王鉴在处理二者关系时,以他那深厚而扎实的功力完美的将二者交融,冷中有暖、暖中带冷。近景处丹枫苍叶,对比虽强但被统摄于整幅画的暖色调中,画面感觉温而不火,焦而不燥。画中景物,无论是近景草亭还是中景书斋,均空无一人,唯苍山远岫、流水古木耳!虽非云林三段式山水之简练,但其意已夺。正可谓“色艳而气冷”!
综观王鉴此画,笔力雄厚沉着,用墨设色沉雄古逸,笔仿大痴而意夺云林,含蓄空灵,虽为摹古之作,却具自家风貌,文人之儒雅清逸之气跃然纸上,不愧为画坛领袖,正如《桐荫论画》评王鉴曰:“一种书卷之气,盎然纸墨间,洵为后学津梁”!可见此画实为行家之必藏之作!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