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徐悲鸿 1945年作 立马图 立轴

图录号:21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徐悲鸿 1945年作 立马图 立轴
图录号:
219
年代:
艺术家:
徐悲鸿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20×62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铁画楼》藏画 总成交额:5322.9万元 成交率:95%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录文: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1953)原名寿康,别署神州少年、江南布衣、江南贫侠、黄扶、东吴王孙。室名应无庸议斋、无枫堂。江苏宜兴人。早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后游学日本,留学法国,考察德、英、意、比、瑞士诸国艺术。归国后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南国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为当代美术教育家、书画艺术大师。
书法曾师从康有为,学北碑及造像石刻,尤致力于《石门铭》、《张猛龙》、《郑文公》等碑,所作行楷,结体似疏实茂,笔画婀娜而含刚劲。喜作行草,超脱奔放,转折有度,调高韵远。绘画倡导中西结合,融汇古今,所作人物、山水、花卉,鸟兽无不落笔有神,尤擅画马,冠绝古今。
徐悲鸿幼从家学,九岁时开始以笔墨为伍。早年曾赴日本学习美术,而后又远赴法国留学,开始其八年的海外求学生涯。除此之外,徐悲鸿先后在德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参观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和美术遗址,悉心观摩和研究历代艺术杰作,并临摹前辈大师作品。旅欧八年的学习经历,使徐悲鸿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回国不久,很快成为艺术界的风云人物,继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画坛一代领袖。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从其个人的经历和作品的风格、内容来看,其创作活动大致分四个时期:一、旅欧时期(1919—1927)。这一时期的主要是研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名作,刻苦锤炼绘画技巧。千幅素描大多属于这一时期。二、成熟期(1928—1936)。这一时期,他的创作臻于成熟,并且形成了明显的现实主义风格,开始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当时正值中华民族濒于危亡之际,徐悲鸿用画笔画了许多曲折地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感情的作品。这一时期画的最多的是马、牛、狮、雀等,造型精炼,生动传神。三、抗战时期(1937-1945)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画家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趋于高度成熟。国难当头,徐悲鸿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画家此时画得最多的作品就是《马》,或跃起、或奔腾。表达对中华民族之崛起的热切期望。四、后期(1946-1953)。这一时期画家依然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艺术主张,深入人民生活,开拓自己崭新的创作领域。
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世人一提到他,就会联想到他画马;一想到画马,也会联想到徐悲鸿。可见画马在其艺术生涯中的重要地位。这幅《立马图》创作于1945年,属于画家创作鼎盛时期的作品。凭借自己扎实的写实功底,画家先用略带魏碑兼草书和隶书的书法笔意,勾写出马的躯干。虽仅为马的轮廓,却已显骏马长鸣的神韵。然后再借用大笔挥洒,写出马尾和马鬃,大有席卷千军之势。用笔干枯老练,再辅以淡墨渲染,浓淡干湿,墨色变化极为丰富。古人画马,常取马的静态,马静,笔墨亦静;徐悲鸿画马常取动态,马动,笔墨亦动。而此幅《立马图》虽没有奔马昂首天外,奔蹄如飞之气概。但从画面上飘逸的马尾,抖动的马鬃以及战马嘶鸣的动势,仍显马之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风采。伫立画前,不禁使人遥想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沙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画家虽不能奔赴前线,却以画言志,正应了画家“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的画意。画面落款为“三十四年五月”为民国纪年。三个月后,抗战胜利,国人终于扬眉吐气。作为这一特定年代的作品,此幅《立马图》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诚、自信,毋舍己徇人”是徐悲鸿终生信奉的嘉言,也是画家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徐悲鸿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美术教育事业,像一颗不灭的明星,永远闪耀在历史的星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