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刘小东 2002年作 死猪

图录号:2096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刘小东 2002年作 死猪
图录号:
2096
年代:
艺术家:
刘小东
材质:
油彩布面
作品分类:
尺寸:
200×20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1867925
USD:23942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北京翰海 2005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油画雕塑 总成交额:8451.63万元 成交率:86%
拍卖时间:
2005年12月10日
备注:
声 明:
此件作品画於2002年,是刘小东《死猪系列》的原创作品。画面以广阔的天空为背景,以生猪被宰杀的刹那间为依托,普通的农家日常生活情景,却在画家笔下成为一种悲壮而又生动的时刻,人们在思索。
猪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也是人类长期肉食的动物,早在新石器时代有人类就开始以猪肉为食,而在中国的红山文化则有猪的图滕—玉猪龙的出现,人类与肉食猪的关系近乎一种神圣的崇拜关系,到了古代,农家多是以拥有猪的多少为富裕的象征,猪对人类的贡献最大,也是人类最常忽视的对象。
刘小东为何在2000年后才完成“死猪”这件作品?小时候的刘小东生活在东北,东北有个习俗,每逢过年,都要在小年(腊月二十三)时杀猪,这是他最喜欢看的场面。在九十年代末,习惯於寻找内心深处灵感的他,在频繁地来往於城市农村之间的画家,他却发现另有不同的感觉,成车的民工被运往城市,成批的生猪也运往城市,都是装载在汽车里,触动他动手完成这件作品的冲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弱势动物的关注,画家在思索。他们之间有何关联?是命运?是结局?还是人为的?随着1990年“新生代”画展的举办,一种既非传统又非激进的情绪开始在画坛弥漫,它更多呈现出的是一种对现实的嘲讽与无奈的自嘲,这种倾向后来被冠之以“新生代”, 刘小东以《一座大山》为代表,成为这一时流的领军人物。在85新潮之后,中国现代艺术家纷纷撮起,对学院和传统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传统的创作题材,创作思想甚至是创作技法都被贬低得一文不值,行为艺术、观念艺术、装置等将1989年美术馆举行的现代艺术展的主展厅占满。参展的架上油画作品倍受冷落。在这样近乎狂热的空气中,许多年轻的艺术家放斌了苦心经营的油画或中国画传统技法,投入到现代艺术运动中来。而刘小东却没有随浪而起,冲锋陷阵,他仍然初衷不改,沿着写实的道路继续前进。他说得很简单,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务实的人,而传统技法比起观念来要实在、牢靠的多,选择这条路子是刘小东慎重的决定。相对而言,对钟情观念与行为、装置的艺术家来说,刘小东确是本份的写实派,他爱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事与人。借助这些熟悉的事与人,诉说着他对人生的感受与体味。
刘小东应该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他喜欢“人类家谱”似的东西,在描绘坐着、站着、拥抱着或疏远尴尬着的人们时,笔端流露出的是他对世界模模糊糊的认识。的确,人们总是按清楚的画谱沿革下来,却又是生活在那并非那或清楚的关系之间。刘小东是以这样的心态来观察世界的:他的油画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也是罙解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自己人生体会的表达,刘小东形成了他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也就是所谓“新生代”的特点。新生代画家作品总体特征是指以写实或照相写实的手法表现现实生活的场景或场面,这些场景、场面是不带有画家本人明确否定或肯定的态度的,更多的是一种“冷眼旁观”心态的表露。刘小东画面构图是随意的。人物的动作与表情,都是不经意的自然形成。他作品的有些地方处理的并不讲究,但人们没有觉得果扭,却有一种“这样也行”,“其实就该是这个样儿的”感觉,反而给了小东一个认同。这是“新生代”的一个突出特点,画家们总是在捕捉着新的现实生活,随意式的表现却恰好反映了都市人群的心态,迎合了人们的文化口味。
二十一世纪,旧有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体系已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而更多的阵地则是被后起的一批年轻画家沮,这些画家基本上都是深深蚕根於传统中的,像刘小东等“新生代”画家,都潜心研究油画表现语言,而选取了熟悉的人和对象做为表现主题。这一代画家的兴起,是时代审美价值与社会文化心理结合而促成的。
刘小东的《死猪》作品,无疑是艺术界的一颗重磅炸弹。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