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潘鸿海 金秋之路

图录号:18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潘鸿海 金秋之路
图录号:
184
年代:
艺术家:
潘鸿海
材质:
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46x33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141510
USD:18138 GBP:0 EUR:0

拍卖公司:
浙江中财
拍卖会名称:
浙江中财2006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油画 总成交额:1998.46万元 成交率:76%
拍卖时间:
2006年4月16日
备注:
声 明:
宁静清雅的眷恋
浙江美术学院教授 全山石
近几年,画家潘鸿海创作了一批反映中国江南风土人情的油画,以严谨、细腻的写真手法,轻快素雅的色彩调子,柔和抒情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眷恋之情,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选自他“江南行”、“姑苏行”等系列组画中的部分作品,反映了作者近期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观点。
如何用外来的油画艺术形式表现中国江南的风土人情,对油画家来说是个新课题,值得探讨,为此,鸿海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已获得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可喜成果。他的油画风格特点,首先体现在他那独到的意趣,注重抒情,注重意境的追求之中。中国传统绘画,向来注重诗情画意,画家寄情于画,以表现情绪为主,倾向于写意,擅长于抒情,它不同于西方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艺术以摹仿自然为能事 ,鸿海在创作时以自然为师,吸取传统艺术的精华,自由地表现情绪上的希望与追求,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以情动人。从童年起鸿海就生活在江南水乡,对那里的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也许由于人到中年更容易回忆起已消逝的金色童年的梦,也可能是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城市,忙碌于美术编辑工作,使他对宁静、幽雅的水乡生活产生眷恋之情。因此,近几年来他常去水乡,潜心捕捉那里的神韵、诗意,捕捉自己心灵中美的感受。通过系列画面,从各种角度反映纯情、素雅的水乡风土人情:一位恬静秀丽的少女倚在门前眺望;一条晨雾初起的小河上,渔家女浇洒着茉莉花;一泓清澈透明的水波映着迷人的倒影……大自然的情趣不是梦幻,却胜似梦幻。这时,他不是再现着自然,而是用动人的艺术语言表现着自然;不是在画中简单地重复物象的细节,而是运用明暗和色彩赋予她们生命,作画时他往往采取以小见大、取其一角,构图饱满,以近及远的艺术手法,通过观众的联想,画面展现的却是一片明媚、富饶的江南绿色天地和纯朴、善良的劳动者的形象。作品的这种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领着你离开喧嚣的城市,把你带到一个纯洁多姿的富有诗意的艺术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油画重要的艺术语言是色彩,潘鸿海在处理水乡题材的用色上,颇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色彩语言清新、雅致,以冷色为基调,其清新不是一般的色调愉悦鲜明,而是变化细微、柔和透明;他的雅致也不是一般的清淡别致,而是以雅传情,缁味无穷,他尽力表现光、色和空间的生动性,使画面色彩更具有层次和空间感,更好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切感,他爱用冷色,也善用冷色,常常用冷色表现女性温柔的肤色,如沐浴的农妇,门前的“囡囡”和编织的少女等形象的肤色,就是冷中含暖,但她们却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从这里可以年出画家用色技巧的独到之处,也许他的色彩处理在强度和力度上有所削弱,但在温柔和别致方面则更胜一筹。
细腻的表现手法是他水乡风情作品的又一特色,他的细腻和谐的手法既不同于照相现实方义,也有别于新古典主义,他用笔流畅自如,大小笔触结合,厚薄色彩交错,既严谨又生动,细声细语,只有和谐,却没有杂乱和激动。这里写实手法很适合表现纯情、素雅的江南水乡的土人情,然而要具有这种写实素养,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潘鸿海从美术学院附中到大学本科,经过近十年的正规系统的严格基本功训练,使他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很好的造型能力。在学生时代,他的成绩就很突出,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毕业后他又从事多方面的艺术实践,画过许多连环画,插图,宣传画等等,有很强的创作能力和造型能力,作品都具有相当水平,多次获奖,颇有影响。多年的美术编审工作,不仅培养了他的鉴别能力,同时使他的美学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他说:“二十年的编辑工作使我有机会经常在农村、工厂走走,使我能在一定的高度认识艺术的功能,使我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使我经常纵横美术界的圈子,了解动向,也使我对自己的艺术风格和道路的形成作了十分的实际的探索和实践。”
法国作家布封说过:“风格即人。”鸿海油画作品正是他的思想、情操和气质的表现,是真实的,有个性的,的风格的。但他从不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完美的艺术。对生活,对美,他将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和清醒的头脑,尊重自己的感受,走自己的路,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