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顾颉刚 佛教下之西北手稿七页

图录号:007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顾颉刚 佛教下之西北手稿七页
图录号:
0074
年代:
艺术家:
顾颉刚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26.5×18.5cm×7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浙江嘉艺
拍卖会名称:
浙江嘉艺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清源——亚洲重要私人珍藏专场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著录:出版:顾颉刚,《佛教下之西北》,发表于《西北通讯》,1947年第1卷7期,第19页。

拍品描述:水墨纸本 手稿七页 释文:佛教之下西北,顾颉刚。佛教传入我国之时期,说者不同,有谓在汉哀帝时,有谓在明帝时,纷纭莫一。然东汉初期,佛教已久为中土所知,自属不可怀疑之事实。观明帝报楚王英之诏书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因以班示诸国」,文中已言及「浮屠」、「伊蒲塞」、「桑门」诸西土译名,而魏书释志老更称「汉世沙门皆为赤衣」,即可见其一班。......氏王苻坚嘗遣兵征西域,其目的之一乃在邀取龟兹名僧鸠摩罗什。羌王姚与及鲜卑族之北魏诸帝亦皆佞佛。涼土又当西域与内地之交通孔道,其人士亦多谙胡语,信佛法。敦煌高昌之间,名僧辈出,他可知矣。若夫关中之地,则历代旧都,亦嘗为中土佛教之中心,名利丛林,梵音佛号,所在皆是。虽数为帝王所厄(如三武之乱)然未几即复旧观,或较昔益盛矣。 史料:顾颉刚,本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院士。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顾颉刚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1920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与钱玄同等发起并主持了古史辨伪的大讨论,又广集当时的研究成果编成《古史辨》八册,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出身于读书世家,在苏州第一公立中学堂读书时,与叶圣陶等结放社,组织国学研究会。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考入本科中国哲学门。1920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22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次年首倡成立朴社,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开古史辨伪先声,创建古史辨派。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教授。与谭其骧创办并主编《禹贡》半月刊,发起筹备禹贡学会,为首任理事长,开拓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科。抗战全面爆发后,顾颉刚转赴西北、云南、四川等地任教。抗战胜利后,顾颉刚当选为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首届院士,曾主持中国史地学社,主编《民众周刊》,后在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教。顾颉刚著述繁富,代表作有《古史辨》《吴歌甲集》等,后结为《顾颉刚全集》行世。《古史辨》第一册刚出版时,曾经哄动国内外学术界,部分人便认为他成就很大,揭穿了古史传说的本来面目,剥去了经书的神圣外衣,推倒了封建权威的道统,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顾颉刚:1920年北大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著作《古史辨》推倒封建权威的道统,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