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北京保利> 2012秋季拍卖会> 中国古代书画>刘墉(古) 1803年作 书颜真卿送刘太冲叙 立轴
图录号/艺术家:

刘墉(古) 1803年作 书颜真卿送刘太冲叙 立轴

图录号:4406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刘墉(古) 1803年作 书颜真卿送刘太冲叙 立轴
图录号:
4406
年代:
1803年作
艺术家:
刘墉
材质:
水墨洒金蜡笺
作品分类:
尺寸:
130×6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2012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题识:开府垂明于宋室,泽州考绩于国朝,道素相承,世传儒雅,尚矣!夫其果行修洁,斯文彪蔚;鄂不照乎栘华,龙骥骧乎云路。则公山正礼,策高足于前;冲与太真,嗣家声于后,有日矣!欲抑扬健而不失虚和,学者罕矣。伯雨贤甥,癸亥十月,石庵。钤印: 刘墉印信、石庵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此幁乃刘墉(1719-1804)节录颜真卿《送刘太冲叙》。据款识可知,是为了勉励晚辈伯雨而书的。从年款看,该作书于嘉庆癸亥,即1803年,是其去世前一年所书,颇为难得。颜真卿(708—784一作709—785)《送刘太冲叙》书于大历七年(772年)。真迹著录首见宋米芾《书史》,被米芾评为“神采艳发,龙蛇生动,睹之惊人。”清王澍《竹云题跋》亦称此《叙》与他书不同“颜书多遒古,钗脚、屋漏之趣,时时流露于行墨之间。此序独秀润有姿态,为颜书最宜人之作。”全文以行书写就,系颜真卿送刘太冲西游时所作,赞扬了刘太冲、刘太真兄弟的品格和才识,为刘太冲仕途多舛而不平,对他此次西行寄予厚望。刘太冲为颜真卿天宝末年旧友,宣州(今属安徽)人,刘太真之兄。少时师事萧颖士,天宝十二年(753)登进士第。颜真卿举义旗抵抗安禄山叛军,邀刘太冲与他共拒胡羯,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幅行书以狼毫硬笔,书于极其光滑的黄色蜡笺之上,饱笔浓墨,沉着不浮,精华蕴蓄,光彩可鉴。单字结体讲究,气象恢宏,落落大度。点画干净利落,珠圆玉润,随心所欲,笔到意到。尽管其笔画以丰肥为特点,初看圆润滑软,若团团棉花,但细审则骨络分明,且常有细瘦如筋的笔画,时肥时瘦,藏巧于拙,加之偶尔揉入行草笔意,丰腴与纤巧交织,有所谓“绵里藏针”内含刚劲,既有赵孟頫的丰腴淳厚,董其昌的生拙天真,又有颜真卿的拙中寓巧,体现了浑厚敦实轻捷飘逸的辩证关系,整幅作品散发着张维屏在《松轩随笔》所评价的“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的魅力,体现了其晚岁人书俱老的深厚功力。刘墉工书,尤长小楷,然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其行书,受乾隆年间的书坛风气浸淫,初学赵孟頫,后学董其昌,继而泛学颜真卿、苏东坡等诸家,博采众长,终成一家。在乾隆之际,刘墉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并称“四大家”。亦有以其与翁方纲、永瑆、铁保并称“翁、刘、成、铁”者。后世书家对其评价颇高,如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讲:“文清少习香光,壮迁坡志,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学识,超然尘外。”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则称:“石庵亦出董(其昌),然大厚思沉,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