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黄宾虹 1934年作 秋江泛舟图 立轴

图录号:201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黄宾虹 1934年作 秋江泛舟图 立轴
图录号:
2017
年代:
1934年作
艺术家:
黄宾虹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42×6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5周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自得园”藏中国书画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著录:《自得园书画珍藏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题识:高寻白社旧词坛,经入青冥转欝盘。广乐疑从天上度,翠屏如对镜中看。归云飞拥千崕动,阴雪晴吹万壑寒。便好乘风双翮健,不劳神鼎问还丹。白岳纪游,筱岩先生属粲,甲戌黄宾虹画。钤印:黄宾公、虹若、黄、片石居 展览:1.“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2.“自得园书画珍藏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说明:筱岩,即汪声铃,字筱岩,安徽旌德人。历任国民政府官员。1926年归隐。著有《芦阳剩稿》、《枕戈偶录》、《乌恒泥爪》等。黄宾虹山水画早年取法明清诸家,尤得益于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画史谓之“白宾虹”。古稀之年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大量写生,取法自然,其山水画浑穆深邃、滋润淋漓的风格基调逐步确立。八十岁之后,终“大器晚成”,笔下山水黑、密、厚、重的风格完全确立。其画讲求“内美”,画境单纯而丰富,在画史上有“黑宾虹”的美称。此山水大轴作于黄宾虹六十九岁之际,是其基本风格逐步确立时期的代表佳作。图写安徽道教名山——齐云山,以中景法构图,高远、深远、平远兼备。画面在山林屋舍、重峦弱水,山间幽径的相互牵系下,显示出一幅可卧可游的动态山水情境,这是黄宾虹以写生为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表现。在笔墨运用上,则皴擦点染并用。近处树木或工或写,线条或虚或实,轻重得宜,工则精细,写则放逸;山间灌木树丛则以浓淡水墨点染,近观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山石肌理多以披麻、解锁皴成,又以赭石、石绿、花青敷色,染出山石的质量和阴阳。皴法绵密严谨又不失灵动,用色浓淡相宜,显示出黄宾虹深厚的传统功力。山径水面又有帆船、游人衬景,为苍翠青山平添几分人气。与师法新安派清疏放逸的早期山水不同,此幅山水立轴以真山真水为师,后期黑密厚重的风格虽尚不典型,但用墨用色却能突破常规。浓、淡、破、积等墨法的运用已颇见功底,“黑宾虹”的独特风格已开始显现。是年,黄宾虹撰写《画法要旨》一文,文中提出山水画创作“五笔”之说。观此写白岳齐云山胜景之图,平、圆、留、重、变五笔齐备,又不失古人笔墨造化之功,实为宾虹公写生状景之佳作。黄宾虹的山水画是书法和画法的完美结合。一笔一划写出,点划线条从三五遍画数十遍,层层叠加。在皴法上具有一种雄浑、苍茫的意感,同时更趋于笔墨抽象化的改造。此幅画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山间留白,不复任何笔墨的添加,表现云雾缥缈萦绕,对水的处理,同样采用此方式。整幅作品体现出一种疏淡清逸画面感。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