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西泠拍卖> 2023春季拍卖会>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暨明清信札手迹专场>伊秉绶、陈鸿寿、梁同书、姚 鼐、归懋仪、铁 保、吴锡麒、曾燠、陈文述 等众家题,王溥 绘 为御医王之政作 艺兰种竹图题咏卷
图录号/艺术家:

伊秉绶、陈鸿寿、梁同书、姚 鼐、归懋仪、铁 保、吴锡麒、曾燠、陈文述 等众家题,王溥 绘 为御医王之政作 艺兰种竹图题咏卷

图录号:5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伊秉绶、陈鸿寿、梁同书、姚 鼐、归懋仪、铁 保、吴锡麒、曾燠、陈文述 等众家题,王溥 绘 为御医王之政作 艺兰种竹图题咏卷
图录号:
59
年代:
1804年作
艺术家:
伊秉绶、陈鸿寿、梁同书、姚鼐、归懋仪、铁保、吴锡麒、曾燠、陈文述
材质:
设色纸本 手卷
作品分类:
尺寸:
引首:116.5×53cm 画心:99.5×53cm 题跋:1525×53cm234.5×53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23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暨明清信札手迹专场
拍卖时间:
2023-08-05 ~ 2023-08-07
备注:
声 明:

引首:艺兰种竹图,丙寅 三江总制(朱)款识:甲子端午后三日,九峰先生出玉照索图,时余将有长安之行,匆匆写此不值方家一哂也。王溥并记。 钤印:溥印(朱白) 题跋:(文略)。 签条:艺兰种竹图。九峰先生玉照,诸名人题咏。 诗文著录:《陶澍集》下·诗文P419,岳麓书社,1998年。 说明:伊秉绶为黄易金石友人;陈鸿寿在篆刻上旁及黄易,在阮元幕中时,曾与黄易多金石交游;龚烈曾在韩鑅幕中,驻济宁,与黄易有书信往来;姚鼐为黄易友人,黄易游幕汉阳时与姚鼐相识;梁同书为黄易友人,有书信往来,曾为黄易《嵩洛访碑图》题跋;吴锡麒为黄易友人,二人有书信往来;铁保与黄易有共同友人;张敦仁与黄易有共同友人朱文藻;曾燠与黄易为友人,二人曾皆为禹之鼎《城南雅集图卷》题跋。 王之政上款。铁保题引首。陶澍、乐钧、沈琨、谈祖绶、邓晅、陈鸿寿、陈云、沈学宽、顾廷纶、额勒布、伊秉绶、徐端、戴均元、龚烈、戴尧垣、陈鸿翥、周炎、归懋仪、阿克当阿、许兆椿、李荥、莫瞻菉、仓斯升、黎世序、李景峄、陈文述、姚鼐、康基田、梁同书、姚原绂、吴锡麒、铁保、张敦仁、彭兆荪、曾燠、帅寿昌、章煦、廖寅、陈鸿墀、余霈元、熊方受、孔继治、孙玉庭、洪莹、王赓言、茅元辂、张文靖、万承纪等题跋。 此《艺兰种竹图》长卷乃画家王溥为镇江名医王之政所绘。王溥为“小四王”之一王宸之侄,王之政为乾隆朝御医,在文人之中级别较高。王之政授太医院院监,嘉庆中又奉征召,因重听辞免,在江南一带声名大振。铁保、陶澍诸公皆乐与之交,聘访叠至,翰墨往来,名噪海内。铁保曾为王之政作小传,于王氏生平描述最详,文中言及王之政“性复磊落慷,有丈夫气,与余交最宻”。王氏好善乐施,雅抱济世之心,给人看病不计诊金,遇贫者更是施药以济之,并积极参与镇江一带公益事业。曾建吕祖阁于雩山之麓,陶澍以《雩山吕仙阁碑记》为之记。嘉庆十二年(1807),募建文昌、关圣庙,铁保醵金以助,并为之记。 本卷从画面题材内容至卷后累累题跋,乃王之政耗时二十年精心竭力策划完成,是王之政自我形象塑造的完整呈现。王之政幼习儒学,博通典籍,年三十余因丧子而耳闭不听,遂自号聋子。无奈因耳疾弃儒学医,虽深通岐黄之术,从而声名大振,但王之政内心深处依然保留传统的文士追求,渴望以风雅文人的形象流传于世。他不仅积极参与苏州地区文人交际圈,并且多次定制画像,且画像内容都高度统一,皆是他于自家花园中培兰种竹的形象,自比兰竹,清雅高逸的形象跃然而出。 是卷,囊括五十七位乾嘉名贤墨迹,共计六十一段题跋。汇集同时期诸多名贤墨迹于一卷,且题诗者多为苏州地区最一流的名宦文士,题跋之多,篇幅之长,蔚为壮观,实属罕见,可谓珍品。 卷后伊秉绶行书小字长跋,题于嘉庆十二年(1807),伊秉绶时年54岁,任扬州知府。伊秉绶题诗:“洞垣一方见症结,此术当今叹奇绝……不见兰苕映修竹,芸窗争诵礼与诗。”赞扬王之政医术高超,并以兰竹借喻其崇高品性。嘉庆十年(1805),扬州水患成灾,两江总督铁保举荐伊秉绶前往南河等地勘察灾情,十二年出任扬州知府,在任期间清廉耿介,有德惠政声,深受扬州百姓爱戴。同年伊秉绶还曾暂署两淮盐运使,课梅花、安定书院诸生。 值得注意的是,卷中中唯一一位女性,常熟女诗人归懋仪。归懋仪富有才情,诗书画兼长,惜传世作品极少,本段题跋字迹清秀可人,为研究归氏书法珍贵资料。归懋仪作为袁枚女弟子,于随园第一女弟子席佩兰情深谊重,诗文唱和不断。归懋仪曾为袁枚《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题诗,袁枚去世后,她转而参与进陈文述社交圈,陈文述赠诗称“绝代青莲笔,名媛此大家”。归懋仪的题跋,体现了女学人在这一时期,已经济身地域精英之列,有资格参与地方名贤的文化活动。 除此之外,本卷题跋者还围绕乾嘉时期三个幕府展开——阮元幕府、铁保幕府以及曾燠幕府。乾嘉时期,游幕之风盛行,学人游幕不再局限于佐理政事和参赞戎幕,更是拓展到学术文化活动,尤其体现在金石学等方面,可以说清代学人幕府及其团体学术活动,是清代学术繁荣最为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 本卷跋者如陈鸿寿、陈文述、顾廷纶、万承纪等,曾为阮元幕宾。陈鸿寿为此卷先后题跋两次。陈文述乃陈鸿寿族弟,二人皆为阮元赏识,是乾嘉时期金石学、碑学的身体力行者和拥护者。乾隆五十八年(1793),阮元接替翁方纲出任山东学政,在翁方纲嘱托下,开始一场大规模搜寻钟鼎彝器、碑石拓片的举动,与时任济宁同知的黄易频繁互动。彼时陈鸿寿正偕同阮元游历山东,期间录金石千余本,可视为陈鸿寿金石缘的起点。 嘉庆四年(1799)冬,阮元以少司农出抚浙江,陈文述自京师随同阮元至节署,与族兄陈鸿寿同在阮元幕下,期间筹海章程多出自二人之手,并参与校订阮元主编的《两浙輶轩录》。嘉庆五年(1800)夏,陈鸿寿还跟随阮元前往浙东会剿海盗,陈文述留署治文书。嘉庆六年(1801),阮元在杭州成立书院“话经精舍”,除亲自点定授课内容、参与教学活动以外,又先后延请精研金石的陈鸿寿、陈文述等人执教。嘉庆十年(1805)闰六月十五日,阮元父阮承信以疾卒于浙江官署,阮元丁忧去职,归扬州三年。陈鸿寿此时才离开阮元幕府,往广东那彦成幕府,后又转投铁保幕府,故与阮元交往日少。 此外,另外两位跋者顾廷纶与万承纪,为陈鸿寿好友,三人皆同游阮元幕。顾廷纶也曾为“话经精舍”讲学之士,并参与校订《两浙輶轩录》,曾与曼生同集“八砖吟馆”分咏秦晋金石彝器等诗,后与陈鸿寿同游铁保幕。 本卷另一位重要跋者铁保,为上款人王之政亲密好友,借助铁保的人脉,王之政极大地拓宽了社交网络,可以说铁保是本卷得以汇聚如此多跋者的最主要因素。铁保是阮元乾隆五十四年(1789)恩科会试的座师,阮元对铁保甚为钦佩。嘉庆十年(1805),铁保升授两江总督,驻江宁,赏一品顶戴,成为管辖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 卷中铁保题跋时间为嘉庆十一年(1806),此时正值南河水患,决口改道之事时有发生,嘉庆帝下定决心疏通江南河道,整治河务。卷中很多跋者曾游幕于铁保,或曾协助铁保治理水务,因此,本卷汇集了以铁保为中心的一众官员。这一时期,陈鸿寿与弟文述一同转投铁保府中,共同治理黄淮两河。此外,如徐端、戴均元、龚烈、戴尧垣、许兆椿、黎世序、康基田、章煦、孙玉庭、万承纪等人,皆参与了彼时的水利治理事务,并在本卷留下了珍贵墨迹。 曾燠为本卷题跋的时间约在嘉庆十年(1805)左右,从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嘉庆十二年(1807),曾燠在扬州任两淮盐运使长达十三年,为其幕府最盛时期。曾燠幕府延请了乾嘉之际的一大批著名诗人,如本卷题跋者中的吴锡麒、乐钧、彭兆荪,都曾客于曾燠幕下。曾燠幕府对恢复扬州风雅之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黄易在嘉庆三年(1798)致吴锡麒信札中曾有言:“扬州歌吹之地,近日风雅绝响,或者曾、魏二公提倡,渐有改观耶?”。幕中活动主要是主客间的酬唱,汇集而成著名酬唱集《邗上题襟集》及《续集》。此外还有一项重要学术活动,《国朝骈体正宗》十二卷选编,彭兆荪负责主要校勘。 本卷题跋者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他便是“桐城派”领袖姚鼐,推测卷中姚鼐题跋时间约为嘉庆十四年(1809)掌教南京钟山书院时期。姚鼐首次掌教钟山书院的时间为1789年至1800年,将近十二年。1805年,在铁保的真挚邀请下,姚鼐从敬敷书院再次来到钟山书院。在他掌教钟山书院二十余年,广授门徒,声势大张,并由此确立了“桐城派”的书院传播模式。 姚鼐曾任扬州梅花书院掌院,梅花书院的建造者正是扬州著名盐商马曰琯,姚鼐离扬之后,盐运使曾燠、盐政额勒布、阿克当阿先后接管梅花书院,伊秉绶、茅元辂、沈琨等人曾为梅花书院主讲。洪亮吉堂弟洪莹,就读于梅花书院,为嘉庆十四年(1809)状元,卷中亦有其少见之题跋。 数量庞大的题跋者们相继登场,在诗文中竭尽赞誉之词,笔墨组成一个庞大的对话群体,以远超图本篇幅的题跋体量,使本卷在艺术价值外,更兼具文献与历史价值,足可见古人诗画流传不朽的深层意味。 作者简介: 王溥(1796~1850),字云泉,江苏太仓人。官四川大足典史。尝从其叔王宸游,画境益苍莾沈厚,于吴镇为近。书学苏、米,并善分、隶。晚寓中江以卖画自给。 上款简介:王之政(1753~1823后),一名明泾,号九峰,江苏镇江人。性颖善悟,好读书,深通医术,乾隆时召为御医,故人称王征君。曾授太医院院监。嘉庆中奉征召,因重听辞免。一时名噪海内,从其学者甚众。 跋者简介:1.陶澍(1778~1839),字子霖,又字子云,号云汀、髯樵、桃花渔叟,室名盋山园、博山园等,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四川乡试副主考,监察御史,户科、吏科给事中。道光元年,山西按察使,升安徽布政使,三年授巡抚,十一年擢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十九年病免。旋卒,谥“文毅”。善书法,宗法魏碑。 2.乐钧[清],字符淑,号莲裳,临川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曾师从翁方纲,善诗赋,有才名。著有《青芝山馆诗文集》等。 3.沈琨(1745~1808),字兼三,号舫西,浙江归安(今湖州)人。乾隆举人,为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历官监察御史、泰安知府。相继主讲白鹿洞书院、扬州梅花书院。疫殁于徽州紫阳书院。著有《小筠楼诗集》等。4.谈祖绶[清],字韬华,曾藏宋拓定武兰亭。 5.邓晅(1749~?),字光隅,号葵乡,江西南城人。曾任户部主事、工部郎中,江苏镇江知府。 6.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曼龚、种榆仙客等,浙江杭州人。嘉庆六年拔贡,官至淮安同知。工书法,善山水、花卉,精篆刻,亦擅刻竹。与陈豫钟齐名,世称“二陈”,为“西泠八家”之一。 7.陈云[清],字远雯,号起溶,顺天宛平人。清乾隆五十八年中榜眼,授编修。嘉庆五年,任吏部主事,嘉庆七年晋员外郎,官至吏部右侍郎。 8.沈学宽(1814~1863),安徽霍山人。曾任单县知县。 9.顾廷纶(1767~1834),字郑乡,亦作郑芗,一字凤书,室名玉笥山房。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受业于阮元,与同修《经籍纂诂》,校正宋拓石鼓。嘉庆三年年(1798)优贡,任武英殿校录官,后官武康训导,卒于任所。廷纶警敏绝伦,博通六籍,诗作尤为阮元所激赏。有《玉笥山房要集》四卷等。 10.额勒布(1747~1830),宇履丰,号约斋,出生在官宦世家,满洲正红旗人。额勒布自小喜爱读书,仕途不顺,以八旗子弟的身份入仕,从笔帖式起步,历任营缮司员外郎、主事、户部郎中、两淮盐政、鸿胪寺卿,直到官居总管内务府大臣。其为两淮盐政期间,力主矫正积弊,反对铺张挥霍。道光十年,额勒布谢世,他生前好友、著名学者包世臣写《额侍郎别传》,纪念这位主政扬州盐业三年的清官。11.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墨庵、南泉、秋水、西湖长,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官惠州、扬州知府。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12.徐端(约1754~1812),字肇之,德清县人。少年时期喜欢研究河防并随父治河。嘉庆三年(1798),迁兖沂曹济道。嘉庆七年(1802)升淮徐道道台。后以毕生精力治理黄河,著有《安澜纪要》《回澜纪要》等。 13.戴均元(1746~1840),字修原,号可亭江西大庾(今大余)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末迁御史。嘉庆初历工、刑、户、吏部侍郎。嘉庆十一年(1806)授南河总督。二十三年授军机大臣,充上书房总师傅,旋晋文渊阁大学士。仁宗死,奉立宣宗,因撰遗诏有误,罢军机。道光初,曾督治漳水,寻致仕回籍。后因所监修宣宗陵墓地宫浸水,几被杀,寻释归。 14.龚烈[清],字仲扬,号楚香,常州人。才素敏,属文顷刻辄就。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不赴。 15.戴尧垣[清],原名经,字衡三,号寿泉,嘉兴贡生。 16.陈鸿翥[清],原名鸿绪,字宝仍,一字耳庵,六合人。乾隆壬子乡举第一。 17.周炎[清],字受堂,号竹樵,顺天举人。工文词,精于医术。 18.归懋仪[清],字佩珊,江苏常熟人。女诗人。上海监生李学璜妻。从袁枚学诗称女弟子,时与席佩兰相唱和,颇负诗名。其诗以清婉绵丽胜,陈文述赠诗赞为:“绝代青莲笔,名媛此大家。”著有《绣余续草》《听雪词》。 19.阿克当阿(1755~1822),字厚庵,满洲正白旗人。任内务府护军统领。奉命编纂并刊刻扬州官本《全唐文》。其致力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并编纂《重修扬州府志》。 20.许兆椿(?~1841),字秋岩,号茂堂。湖北云梦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任广西巡抚,漕运总督,贵州巡抚。 21.李荥[清],字散牧、散木,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监生。能诗,工书法。善山水画,宗奚冈,花卉学陈淳。乾嘉间与张莘为书画友。游大江南北,名噪一时。22.仓斯升[清],河南中牟人。监生。嘉庆二十三年(1818)任松江知府。 23.黎世序(1772~1824),初名承惠,字景和,号湛溪,河南罗山人,清朝大臣。嘉庆元年(1796)中进士,善于治河,治河方略以蓄清敌黄、束水攻沙、种植柳树为主,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太子少保。卒加尚书衔,赠太子太保,谥襄勤,入祀贤良祠。 24.李景峄(1770~1828),字葛峰,山东邹平人。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嘉庆十四年八月任溧阳知县,后历任丹徒、元和、长洲(今吴县)知县、松江知府等。道光八年(1828)12月卒于任上。 25.陈文述(1771~1843),原名文杰,字隽甫、退庵,号遹斋、云伯,别署碧城外史、玉清散吏、圆峤真逸、团扇诗人、莲可居士,室名颐道堂、碧城仙馆、三十六芙蓉读书楼、妙天香室、注晋书斋、桂叶书堂、桂华书屋、紫玲珑画坊、题襟馆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庆五年举人。官江苏江都知县。诗工西崑体,似吴伟业。著有《秣陵集》《西泠怀古集》等。 26.姚鼐(1731~1815),字姬传、梦谷,号惜抱,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历主江宁梅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为一代经学大家,桐城派主将。善书法,有王献之遗韵。 27.康基田(1728~1813),字茂园,山西兴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曾任广东潮州府通判,廉州知府,后调开封府兼办河务。乾隆五十二年(1787)擢江苏按察使,五十四年署江南河道总督。嘉庆七年调任江苏巡抚。嘉庆十八年,病逝京寓。 28.梁同书(1723~1815),字符颖,号山舟,晚号不翁、频罗庵主,九十岁后号新吾长翁,浙江杭州人。诗正子。乾隆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嘉庆十二年重宴鹿鸣,加学士衔。工书,法颜、柳、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自立一家,负盛名六十年。与翁方纲、刘墉、王文治并称“翁刘梁王”四大家。亦作画,善人物、杂卉。 29.姚原绂[清],更名姚麟,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仕至长芦盐运分司运同。 30.吴锡麒(1746~1818),字圣征,号谷人,浙江余杭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授编修。嘉庆六年任国子监祭酒。乾隆四十九、五十五年两任会试同考官。工书法,尤善行楷。 31.铁保(1752~1824),字冶亭,又字铁卿,号梅庵、梅翁、不系舟主人,满州正黄旗。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善书法,书名与刘墉,翁方纲齐名。工画梅,文采与百龄、法式善并称三才子。 32.张敦仁(1754~1834),字仲篙,一字古余、古余,号古愚。泽州府阳城(今山西阳城)人。清数学家、藏书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授江西高安知县、庐陵知府、迁铜鼓营同知,署九江、抚州、南安、饶州府事,嘉庆初,历松江、苏州、江甯知府,调江西吉安知府,官云南盐驿道、扬州知府。著有《尔雅图考》二十卷,《资治通鉴补正略》四卷。 33.彭兆荪(1769~1821),清代诗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号忏摩居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有文名,中举后屡试不第。曾客江苏布政使胡克家及两淮转运使曾燠幕。龚自珍则将他与舒位并举,称赞他的诗作“清深渊雅”。 34.曾燠(1759~1831),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人。曾廷澐子。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官户部主事、军机章京、湖北按察使,后任两淮盐政。35.帅寿昌[清],字子定,号伯起,奉新人。嘉庆十九年进士。 36.章煦(1745~1824),浙江钱塘人,字曜青,号桐门。乾隆三十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嘉庆初擢太仆寺少卿,以川楚用兵,留直军机,兵事结束后始供本职。历顺天府尹、湖北巡抚、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屡往云南、山东等省查办重大事件。官至东阁大学士,以老病致仕。卒谥文简。 37.陈鸿墀(1758~?),原名治鸿,字万甯,号范川、东圃,又号抱箫山道人,浙江嘉善(今属嘉兴)人。清官员。陈宗亲父。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实录馆提调,武英殿协修,官内阁中书。曾掌教粤东越华书院。著有《赐砚斋诗文集》《抱箫山道人遗稿》二卷。 38.廖寅(1751~1824),字亮工,号复堂,四川邻水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署河南叶县知县,剿白莲教有功,擢江苏镇江知府、江西吉南赣道,历署布政使、按察使。清嘉庆十六年(1811),迁两淮盐运使。后以老病归乡,主持编修清道光元年《邻水县志》,校勘出版题襟馆《华阳国志》 39.余霈元(1766~1831),字蔚农,号鹭门,清江西德化人。嘉庆四年进士,由刑部江苏司主事累官江苏镇江府知府,调江宁府。历署江安粮储、河库、盐巡各道,升徐州兵备道。 40.熊方受[清],字介兹,号萝庵,广西永康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散馆授检讨,历官山东兖、沂、曹、济道。著有《萝庵诗钞》。 41.孔继治[清],京江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校阅何镇所著《何氏济生论》。 42.孙玉庭(1741~1824),字佳树,号寄圃,山东济宁人。乾隆四十年进士,选庶起士,授检讨。五十一年,出为山西河东道,父忧去,服阕,补广西盐法道。十四年,重宴鹿鸣,加四品顶戴。寻卒,年八十有三。 43.洪莹(1780~1840),字宾华,号钤庵,安徽歙县人。清代状元,于嘉庆十四年考中进士。读书于扬州梅花书院,师从孙星衍。  44.王赓言(1762~1825),字赞虞,别号篑山,山东诸城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累官至吏部考功司主事、文选司员外郎、掌稽勋司监督、户部宝泉局。嘉庆十四年(1809)授为广信府知府,后迁江西按察使,掌管江西粮道,嘉庆十四年(1812年),复任广信知府,后任常镇通海兵备遵守、江苏布政使等职。 45.茅元辂(1752~1828),字翊衢,号三峰,丹徒人。元铭弟。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举人,授翰林院待诏。清藏书家,喜诗文,性好博览诸书,家多藏书。著有《香草堂诗集》。 46.万承纪(1766~1826),字廉山,一字畴五,号廉三,江西南昌人。乾隆间举人。工诗文,精鉴别,擅绘画,善书法,篆、行、草皆精妙。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