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刘小才 知更鸟

图录号:153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刘小才 知更鸟
图录号:
1533
年代:
艺术家:
刘小才
材质:
布面 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200×119.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2022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油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23年3月15日-3月17日
备注:
声 明:
签名: 知更鸟 刘小才 刘小才 1980年出生于湖南。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其作品先后被香港利荣堂、北京山水美术馆、美术报、张家界市荷堂艺术馆收藏。 承·变—当代无界限 在当代语境下,水墨已然脱离了狭隘桎梏,勃发出无尽的生命力—它不再只是所谓的一种媒材、一格画种,它是传承,也是变化,充满了无限可能。 “水墨”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它指代水和墨的绘画法,又衍生至形容词常用于借代云烟,与中国许多有着丰富释义的词汇一样,发展至今意义早非昔日。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我们早从八十年代开始便有意识地将“水墨”从绘画法转为一种艺术实践概念,试图将一系列正在发生的与水墨媒材相关的艺术实践与传统的“国画”加以区别,并与当时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加以链接。无论是“笔墨等于零”的新意识讨论,还是九十年代出现的以“承接传统精神”为特征的“新文人画”探索、受到西方艺术思想影响以抽象表达和实验表现为特征的“实验水墨”探索,都是一种在时代条件下发生的发展、变化。 现今正在发生的水墨实践无论在外在形式还是内核驱动上都在逐步摆脱狭隘的媒材、画种的界定,并在不断地扩充自身的领域,与其他媒介的当代艺术一样,成为文化传承自觉建构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我们关注的始终都是时代而非媒材本身,这些水墨艺术实践实际上也早已经脱离开传统的范式,尽管依然在使用着传统的材料,但对其意义的讨论,却已经进入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理论层面。 西泠拍卖在本次拍卖中推出“承·变—当代无界限”单元,展示近年来一些以水墨为基础媒材的艺术实践。这些艺术家的出生年跨越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其中有一些是中国当代水墨早期开拓者,参与和经历了它直至今天的全过程,也有一些是更为新进的实践者,但他们都在更为宽疏的当代语境中自如地运用水墨性话语展露各自的感观世界,描述各自的人文景观,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关注,揭示对精神世界的求索。他们以“水墨”为观念、方式、语言,提出多样化思考,发挥水墨、宣纸、毛笔在当代视觉艺术中的独特价值,在观念和方法论上探讨对水墨进行系统性建构的文化意义。 这一系列中艺术家的作品有一共同特点,即是他们的叙述方式:许多个人,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记忆和认知以荒诞、幽默、象征和幻觉的图式转述在画面上,万千气象,如幻似梦。在急速发展变幻无常的社会现实中,无奈、迷茫、困惑、质疑,是当代人生活的必然体验,也是在当代文化和艺术中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艺术家能与我们分享的。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