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曾国藩 有关太平天国及东乡案信札一批

图录号:96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曾国藩 有关太平天国及东乡案信札一批
图录号:
965
年代:
艺术家:
曾国藩
材质:
纸本 信札(十一通共二十四页)
作品分类:
尺寸:
尺寸不一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2022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暨明清信札手迹专场
拍卖时间:
2023年3月15日-3月17日
备注:
声 明:
诗文著录:《刘坤一集》第5册P651,岳麓书社,2018年。 说明:胡林翼、翁同爵、张竹晨、何秉元等上款。 本拍品共包含曾国藩致胡林翼信札一通二页,彭玉麐致翁同爵信札一通二页,刘坤一诗稿二通二页,孙家鼐致□晨信札一通三页,张之洞致何秉元信札一通一页,杨岘致何秉元信札一通二页,赵佑宸致何秉元信札一通五页,徐用仪致漱芳仁兄信札二通五页,致张竹晨信札一通二页。 其中曾国藩信札内容提及黔蜀兵事及淡公(罗遵殿)忠榇是否营葬完备,可知时间为咸丰十年(1860)四月。此时曾国藩刚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加钦差大臣统领江南军事。而罗遵殿于咸丰十年三月二十四殉节,杭州城被太平军攻陷,江南大营被攻占。信中又提及“金陵一带,实所深疚”,可知此时南京一带刚刚被清军占据优势,又恐怕被太平军前后夹击。后于四月底之时,太平军援军与南京城内太平军前后夹攻清军,致使江南大营再度被破。 彭玉麐信札内容提及“巡江汧流,上驶秋后,可以道过武昌”,可知时间为同治三年(1864),据《曾国藩年谱长编》载:钦奉十六日寄谕,饬于杨岳斌、彭玉麐二人中,酌分一人溯流而上,以资防剿,并统率鄂省陆军之处,候接到官文来咨,再行查察酌办理。目的为截断天京粮道,进而推翻太平天国政权。 赵佑宸信札中提及向何秉元推荐同乡人才之事。杨岘信札中提及刻书之事,涉及《秦刻法言》质量极差,因书架中没有秦刻相关的书籍,故留存这一种在书架上。张之洞信札中提及致何秉元书籍八种。分别为《蜀刻说文系传》《说文答问疏证》《说文引经考》《公羊问答》《韩诗外传》《归方史记合笔》《历代帝王年表庙谥年讳谱》《正续三十五举》等八种。 刘坤一诗稿二种,分别为《留别七律二章》《和祝司马原韵三首》,后均有未定草。根据内容以及内容判断,该诗稿二种或为最原始手稿。《感怀》五言诗一首本写于《和祝司马原韵三首》原件之后。 徐用仪信札涉及清朝四大冤案之一的四川东乡案的信札,时间为1876年前后,信中提到文格到京城,可知应为1878年张佩纶弹劾丁宝桢,请求复查东乡一案。后又派礼部尚书恩承认与礼部侍郎童华为钦差赴川复审。 另有信札根据内容中“弟权佐冬官”,可知其写作时间应为工部侍郎在任期间,约为1882年后,提及张佩纶上疏罢官之事,此事应为前面东乡案中弹劾文格、丁宝桢与童华之事。 孙家鼐信札提及慈禧、慈赡养心殿垂帘听政之事,也提到“中俄和局已定”,或涉及1860年《北京条约》,虽国事艰难,但仍然希望休养生息。 作者简介:1. 彭玉麐(1816~1890),字雪琴,号梅花外史、退省庵主人,湖南衡阳人。官至水师提督、兵部尚书。善画梅,曾官浙江巡抚,居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之小瀛洲。 2. 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宿将。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累擢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历任广西布政使、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中日甲午战争时,支持对日作战,并任湘军统帅指挥湘军出关与日军交战。1901年与张之洞连上三疏,请求变法等主张,称“江楚三折”。有《刘坤一集》传世。 3. 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二十七岁中进士,三十二岁以翰林院检讨典试四川,历官内阁学士及礼部、刑部、吏部侍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工书法、诗文。 4. 徐用仪(1826~1900),字吉甫,别字筱云,一作小云,室名水竹居,追谥忠愍,浙江海盐人。咸丰九年举人。充军机章京,累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兵部尚书。中日甲午战争时,力主和局。义和团运动兴起时,与许景澄、袁昶等主张“民团不可深持,外衅不可深启”,忤慈禧等,被处死。编有《海盐县志》(与王彬合作)。女婿葛嗣浵。 5.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客卿,晚号澹静老人,谥号文正,安徽寿州(寿县)人。咸丰九年状元,翰林院修撰,湖北学政。历工、礼、吏、户部尚书,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并列名强学会,主办京师大学堂,大学士,资政院总裁。著述丰。 6. 张之洞(1837~1909),字香涛、孝达,号香岩、壶公,河北南皮人。同治二年进士,探花。光绪末年官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为清末洋务派首脑之一。 7. 赵佑宸[清],字粹甫,号蕊史,室名诒谷堂、平安如意室,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咸丰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大理寺卿。咸丰帝呼其为才子。 8. 杨岘(1819~1896),一名显,字季仇,一字见山,号庸斋,晚号庸叟、叟、公,浙江湖州人。咸丰五年举人,官至常州松江知府。精研金石碑版考据之学,工书法,以汉隶名扬一时。 上款简介:1. 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又字咏芝、润芝,谥号文忠,湖南益阳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历任编修,贵州镇远知府、贵东道员,四川、湖北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历在黔省镇压苗民及湖北李元发起义,联合曾国藩在鄂、皖等地镇压太平军,与曾并称“曾胡”。著有《读兵史略》、《大清一统舆图》、《胡文忠公遗书》等。 2. 翁同爵(1814~1877),字玉甫,翁同书弟,江苏常熟人。由荫生用主事,分兵部,1860年任员外郎,1862年任湖南法长宝道。1866年署按察使、布政使。次年调任四川按察使,未赴任。1868年改任陕西布政使。1871年升任陕西巡抚。1874年授湖北巡抚。光绪三年八月初一日病逝于湖北任上。 3.张竹晨[清],字岳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官至陕西布政使。 4.何秉元(1830~?),字函三,号钧堂。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义宁怀远(客家)何姓绅士。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