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夹纻韦陀立像

图录号:290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夹纻韦陀立像
图录号:
2907
年代: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116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二〇二一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华藏宝相 · 历代造像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
2021年7月23日至7月25日(周五至周日)
备注:
声 明:
韦驮(梵文Skanda),本为婆罗门天神,神格尊阶地位极高,后被佛教吸收,成为主要护法之一。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唐代高僧道宣大师言曾梦见此神祗。自道宣记述韦驮护法神迹,“诸天之子”韦驮护法作为中国青年武将的形象基本固定下来,其手持金刚杵,常被安置于佛寺中央天王殿后,守护大雄宝殿内主尊释迦牟尼佛。 此尊韦驮为夹纻胎,甚为罕见。夹纻工艺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隋唐,历史悠久。夹纻漆器主要由天然生漆、天然纻布及瓦灰等组成,轻巧且耐磨损。我国东晋著名雕塑家戴奎受夹纻漆器启示,将此技艺运用至佛像制作中,工艺繁琐,难度极高。隋唐时期,夹纻佛像的制作达到一个顶峰,主要为皇家高级匠师所掌握。 此尊韦驮像为清朝年间作品,其风度翩翩的形象深入人心,开相如赤子,身躯魁伟健硕,符合韦驮天王的经典形象。脸型方圆颇有肉感,双颊丰腴,弯眉如月,双眸微阖,目光深邃,凝神远视,尽显慈悲;其嘴角蕴含笑意,慈眉善目的神情恍若一位悲悯的将相降临人间,让人倍感亲切。头戴凤盔,盔帽样式别致,帽檐褶皱处刻画一丝不苟,间隔相仿,可窥见当年匠师心思之细腻,帽檐下方雕刻连珠纹作以点缀,有别于普通武将的盔帽,更显高贵典雅;顶部盔缨飘扬,平添一股武将独有的威严与气势。身着武将盔甲,护肩交领处赫然刻画着一只活灵活现的兽首,兽首紧蹙双眉,怒目圆瞪,警视前方;护腰处兽首凶猛威武,与胸前首头交辉相应,更显霸气。腰间蝴蝶结帛带自然写实,以假乱真的蝴蝶结自然垂落;飘带绕过双臂向上飘拂,好一番仙家气派;似与飘带相呼应,战袍下摆迎风飞扬,灵动飘逸,艺术效果极强。铠甲遍布全身,甲片密布紧凑,刻画精良,整体工艺精细,每处范围甲片大小不一,样式各异;铠甲通体以山纹甲为主、手臂处饰锁子甲,盔帽、背饰及战袍下摆饰以鱼鳞甲为点缀,刻画一丝不苟,可见匠人之细腻考究。左手按金刚杵,右手扶腰立于山石之上,威风凛然,颇有一身转战三千里的英雄气概,毅然展现出一位骁勇善战的守护者形象。 韦驮通体髹金漆,而飘扬的战袍下摆则髹以红漆为点缀,与整体设计相融合,不仅突出战袍轻柔,更柔和了盔甲的阳刚,进一步凸显韦驮刚柔并济,文武双全的非凡气度。整体工艺规整,线条力度拿捏得当,虽已矗立数百年,威武仍丝毫未减,反而增添了历经岁月打磨的浑厚,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参阅:明 木雕漆金韦驮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