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西泠拍卖> 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卖会>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张廷济、吴昌硕、王国维、罗振玉等二十二家题《周三家彝》拓本
图录号/艺术家:

张廷济、吴昌硕、王国维、罗振玉等二十二家题《周三家彝》拓本

图录号:48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张廷济、吴昌硕、王国维、罗振玉等二十二家题《周三家彝》拓本
图录号:
48
年代:
艺术家:
--
材质:
清道光间拓本 1轴 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59.8×58.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
拍卖时间:
2019年12月13日-16日
备注:
声 明:
鉴藏印: 嘉兴方氏家藏(朱) 嘉兴曹咸熙季襄父收藏(朱) 张廷济印(白) 张叔未(白)文鼎私印(白)乾隆丙戌生(朱) 吴受褔印(白) 张公束(白) 寒松老人(朱)仲仪(朱) 仁和陈豪(白) 亦足以豪(朱) 王亦曾(朱) 从宦无功慢去乡(白) 匊邻大利(朱)俞樾私印(白) 白衣卿相(朱) 王国维印(白) 吴昌石(朱) 阿梅(朱) 清道人(白) 景叔(朱) 髯公(朱) 臣宗庚印(白) 褚松窗(朱) 赵氏叔孺(朱) 顾鹤逸(白) 罗振玉印(白) 罗叔言(白)乃昌之印(朱白)积余长寿(朱) 乃昌私印(白) 鼎(朱) 识文: 1.周三家彝。道光丙申(1836)秋日嘉兴张廷济。 2.城东方氏所藏三家彝曾为题咏。此本获观于韭溪黄氏嘉禾木连理室之南窗因记。文鼎。 3.德清俞樾观于诂经精舍,时庚午(1870)闰十月也。 4.嘉禾曹氏寻此拓珍若球璧,㒸为迎旭斋翠墨甲观谭献以同治九年(1870)长至日见于杭州。 5.庚午(1870)闰十月中浣,仁和陈豪获观于校经庐。 6.光绪七年(1881)冬吴县王亦曾观于桂林寓斋,时将旋里,倚装记此。 7.季襄谱兄获此拓暨叔未翁分书楹帖,邮眎省寓,嘱为署款,时荫甫太史仲脩广文,蓝洲明经先后传观,各志岁月,余亦附名于末。庚午仲冬月弟宗庚。 8.彝载《积古斋款识》,云据江侍御摹本编入者,首二字磨灭,其下释为“曰追叔休于小臣贝三朋臣三家对乃休用乍父丁尊彝”。跋偁作器者当是追叔之僚,属大夫偁家同宗,三人故曰三家也。愚攷彔伯戎敦文,右辟四方方字作“造字”,证之旁尊,旁肇贝旁,字下体皆同。今此拓获见全文,弟二字仿佛似之,然则乍器者款名子方,在昔子夏门人有田子方者,为魏文矦师,岂其人欤?是器旧为吾邑方莲卿先生所藏。咸丰庚申(1860)被兵,器之存毁不可知。越三十八年,戊戌(1898)九月,忽有人持此拓本求售,莲翁从子颂椒见之憙,曰此吾家故物也。亟购之,属识颠末,爰为之略加攷证以补积古斋之阙。楚弓楚得,良非偶然。意者子方之于方子,其金石之缘殆有结之千百年而弥固者哉?!光绪二十四年(1898)日短至嘉兴吴受褔记。 9.积古金石勤鬄搓,奇文翼许鲜谬譌;三家彝铭等子姒,二十余字无殊科;清仪奥僻种水洽,更翻诗意相研摩;媿余謭陋寡新识,敢请逐流扬其波;惟商甲乙序行第,册书胪列如掌螺;申伯尹辛竝周辅,丙壬穆产鲁所多;文子为寅宣子甲,考㬜之荀遑论他;日丙日丁父子系,承先取义何媕娿;乃即阳名证㬜地,东阳军道驰朝歌;平阳革自羊舌地,南阳统魏临长河;夙封处父有阳邑,绛郫黄父争嵯峨;此但名阳例殊众,断为其地当匪苛;造字叔或属造父裔,史始惟夙终括罗;孟襄成季叔之例,要为卿贰森冠珂;服休迓休见羣籍,取释祥顺泥偏颇;曰对乃尽对扬义,沐庥下㱃春风和;小臣臣下等谦抑,卑微践爵凛委蛇;何须班列大夫士,释名白虎陈缕覼;贝朋字义古通解,锡百纪述诗箐莪;贝为介属重其寿,冀膺绥祜征鲐皤;三朋二合作一篆,讵犹切母同梵伽;缀辞苍駮遽难究,恍如扪壁寻蝌蚪;大抵肸蠁佐纯席,竹笾木豆偕挼挲;勛臣私祭勺分虎,明禋上礼尊同牺;承天子赐报祖德,芬苾与实琼山禾;考伐钟鼓舞箾象,克通冥漠谁祝鮀;皇皇故府坠元典,遗器若有神明呵;官厨得此信矜祕,探讨文字征吟哦;抚扪润质鲜催剥,若有瘦碧舍苔莎;因其所制述所识,拘泥徒若膏盛 。颂郊姻丈出示此本,为录姚复庄先生旧题长古请正,光绪辛丑(1901)三月朔张鸣珂。 10.旧家藏弆列尊彝,代别商周位置宜;宝器一朝沦浩劫,蜕形孤本喜重披;标题幸遇清仪叜,攷证还稽梅伯诗;寄语延陵吴季子,新编曾否采铭辞。璡轩孝廉纂修邑志将竣,仲蛟姻丈命题补空,戊申(1908)七月张鸣珂时年八十。 11.光绪戊申(1908)七月望日石门胡镢観于小松石山房。 12.近世金文之学萌芽于吾浙。嘉庆初年,阮文达始刊薛氏《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于杭州,踰十年,又刊行《积古斋款识》,其书实出平湖朱茮堂河帅之手。同时,嘉兴张叔未解元复搜罗古彝器,储藏甲于东南,观其题识、跋尾,实能留意古代制度文物,非寻常好事者比也。其里中同好,若后进闻其风者,则有若文后山鼎、沈西雍涛、钱有山治光、姚六榆观光、张季勤沅、方莲卿维祺、郭止亭承勋、金兰坡传声;其在同郡,则有嘉善黄霁青安涛、石门方铁珊廷瑚、海盐陈粟园畯、平湖朱建卿善旂、韩季卿韵海;其在外郡,则有仁和夏松如之盛、钱唐瞿颖山世瑛、海宁朱小沤钧、蒋生沐光煦、许珊林莲,均有藏器。时当承平,士大夫崇尚风雅,诸家每得一器,必拓数十百纸,分贻朋辈题识、吟咏,风流宛在。故道咸以前,古器收藏家以吾浙为最多,而嘉兴又吾浙古彝器之渊薮也。自赭冦之乱,诸家藏器大半散佚,而周、秦、燕、齐之郊古器日出,于是咸同以后,收藏家多出北方,南方士大夫藏器亦得自北方为多,而南方数十百年流传之旧器,亦日以少矣。此三家彝为嘉兴方莲卿先生旧藏。其器亡于赭冦之乱,先生从子颂椒得此拓而宝之,今又在其从孙逋庵处,逋庵出以属题。余闻莲卿先生所藏,尚有颂敦、鲁侯角诸器,皆古金中煊赫者,今存亡不可知,然拓本犹可遇之,逋庵盍搆致诸拓,与此拓同弆之,则君家故物不几复完矣乎。余嘉逋庵之不忘光泽,故并吾浙诸藏器家记之。即此一事可以观世变矣。丙辰(1916)夏至,海宁王国维。 13.丙辰(1916)夏至后二日海甯王国维观。 14.三家彝有二,一见积古斋,缺第二字;一即此。积古一器庚辛乱后为归安吴退楼所得,与师田父卣均不入两罍轩款识,而见于尺牍。前数年,其孙以賸拓畀余,乃与莲卿先生此铭合集于册。今又获覩全形,何快如之?丙辰(1916)秋邹安记。 15.此器旧皆释“子方”,吴中丞释“子”为“昜”。今案金器中凡“子”字无不中直穿上,伯乔父敦“造字”形与此器极近,但中画穿与不穿之别耳。“昜”从日,为“造字”,貉子卣对扬字是也,象日之形作“造字”。此器与师汤鼎“造字”字可互证。周时如阳造字以阳得姓众矣,或此其苗裔与?逋盦先生得此家藏旧物属题,因注此。丁巳(1917)端午后三日麓髯曾熙。 16.“造字造字”,曾麓髯释为“昜方”,可正旧释之误。不独汤鼎之“造字”字可证,夫君敦之“造字”、造字卣之“造字”、三家敦之“造字”,皆如此也。其文用笔方折,实出殷派。凡彝器文中有言锡贝用贝者,其下多言父乙、父丁之属。其用笔必方如征子“造字”鼎、小子射鼎、癸亥父己鼎、小子静彝瞏尊、庚申父丁角、庚罴卣之类。其文皆与周鲁之器异,可证也。殷后无阳姓,“造字”读为汤,汤荡古通,“造字”盖荡氏,宋桓公裔也。此彝当是宋器矣。丁巳(1917)重九日逋盦先生索题,清道人。 17.古文“朋”字作“造字”,象编贝形。今中州出土古货贝皆凿其背高处以受组,于是古文“造字”字之象益明。予在海东见有商印度归者藏编贝一朋,以藤心为编,凿贝背为孔,一朋至百余,皆细小如㭡子,不及我三代古贝之巨。而今尚用以为泉货,三千年之古俗尚存于南裔,足为考古之助,亦一奇也。宣统丁巳(1917)十月上虞罗振玉题记。 18. 是器弟二字“师”或释为“师”。余谓“师”字作“师”,与此不类。《从古堂款识》释作“丙”亦无塙証。余谓当是“方”字别体。彔伯戎敦文云右辟四丙可証也。“造字”字,从古堂释作“造字”,古文陡玉篇陡地名。余谓是“遣”字。城虢敦有“造字”即“造字”之省“造字”即“造字”之省耳。臣三家,乃遣叔赐阳方者。卯敦锡臣十家、耤田鼎余其含女臣十家。周时凡王锡臣则作祭器,此则列国大夫赐其家臣者。其臣亦作彝器,以纪主恩,旧释名为三家彝,殊为不词,当名为阳方彝校妥也。器为嘉兴方莲卿家藏。粤匪乱后为松江金瘦仙所得,近又归江阴奚氏,曾以见示,文字精湛,通体朱碧,真宝器也。莲卿先生精鉴别,所藏彝器极多,为嘉庆时禾中收藏家。余已䉵其事实于拙著《金石学录续补》中。逋盦先生为先生文孙,能世家学,以此彝旧拓本见示,因书数语,以识古缘,窃以附名纸尾为幸也。庚申(1920)六月褚德彝记。 19.三家彝旧拓退廔曾赠一分,后携至北京,为好事者攫之而去。对此雅拓,心甚怅怅。辛酉(1921)秋杪吴昌硕题记,时年七十八。 20.壬戌(1922)九月四明赵叔孺观于吉金盦。 21.宣统甲子(1924)三月于内务府发见散氏盘,十一月南归,复见此拓,孝胥。 22.积古斋箸录佚一“造字”字之别一器,层见于两罍轩中,文字精瑾更胜而古茂,视此较逊。乙丑(1925)辰春顾西津。 23.壶云阁藏器有五,一师造字鼎、一季日乙彝、一颂敦、一鲁矦角、一即此器(郭止亭旧藏)。道光壬辰(1832)三月,莲卿先生分属张尗未解元赋诗、徐籀庄明经释文。器初名“三家彝”。海丰吴阁学作“追叔彝”,云“阳”下一字不可释。旁注“方”字。籀庄明经释作“阳丙”。明经识古文奇字,时陈簠斋、刘燕庭每㝵一器,匄求攷释。子谷孙能世其学,咸丰间金瘦仙黼廷先以所藏三代金文十七种乞谷孙释文,餽以笔润饼银八枚。嗣商㝵清仪阁藏器,连及于壶云阁,皆谷孙作缘也。光宣间,瘦仙所藏先后散出,此器归江阴奚萼铭。师趛鼎初归武进费西蠡,矜贵之至,名所居曰趛斋。继归长白那銕珊,今在四明周湘云处。季曰乙彝已先归曹氏怀米山房(在吉金图成后,据攈古录见藏搨钤印)。鲁矦角亦归陆氏潜园。其颂敦后归顾容斋。二甗斋尚待贾而沽也。逋庵先生属题,爰详记之。乙丑(1925)闰四月六日南陵徐乃昌。 24.“阳”下佚一字之器有二,各不同笵。一为吴退楼藏,即阮氏积古斋所著录者;一为刘铁云藏,今均在歙县程龄孙家,余皆见之,乃昌又记。 25.是彝乃小臣三家受遣叔贝三朋而作,按遣叔为国之列卿,三家即其家臣。限以三者,天子有三公,诸侯有三卿,大夫亦当有臣三人。孝经云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可为明证。注家有二说,孔安国传指家相、室老、侧室;王肃注无侧室而有邑宰。鼎谓王说是也。侧室二字本于左氏卿置侧室之语,则为家臣之共名,孔说似失检矣。云三家者,所以别于三公、三卿,疑当时有此称谓,载籍阙佚。今据此彝以补之,亦快事也。至其人多以支子或宗族为之,观左氏语可证。故三人均为父丁而作。春秋之末,大夫侈溢,遂有举异姓为陪臣者,非古制矣。己巳夏,嘉兴方憬来,先生出此彝拓本命题,因据孝经而疏证之,以质先生。丹徒鲍鼎敬识。 提要: 三家彝又名易旁簋,西周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颈饰垂冠回首夔纹,中间前后凸起兽首,圈足饰长体夔纹。器内底有三行二十四字铭文,记述易旁为答谢遣叔赐给他三串贝和三家奴仆的事,并纪念父丁。此器经郭止亭、方莲卿、刘鹗递藏,屡见著录(《三代》6.51.1、《攈古》2.3.27.2、《从古》12.5.1、《敬吾》下39.2、《周金》3.107.2、《小校》7.46.1、《集成》4042)。时方莲卿得此古器,颇为珍秘,《积古斋款识》亦仅据江秋史侍御摹本编录。后其器佚于兵乱。 是拓道光丙申(1836)张廷济隶书题名,经曹季襄、方颂椒、方憬来三家递藏,并邀文鼎、俞樾、谭献、陈豪、王亦曾、李宗庚、吴受褔、张鸣珂、胡镢、王国维、邹安、李瑞清、曾熙、罗振玉、褚德彝、吴昌硕、赵叔孺、郑孝胥、顾西津、徐乃昌、鲍鼎诸家考释、题咏,是为清末民国间金石交谊之体现。 说明: 张廷济题名,文鼎、张鸣珂、谭献、吴受福、吴昌硕、郑孝胥、曾熙、邹安、顾麟士、徐乃昌、罗振玉、李瑞清、褚德彝、王国维、鲍鼎、李宗庚等十六家考释、题咏,王国维、俞樾、陈豪、胡镢、赵叔孺、王亦曾等六家观款。 著录: 《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P406,《方氏三家彝拓本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2。跋者简介: 1. 张廷济(1768~1848),原名汝霖,字顺安,号叔未,晚号眉寿老人,室名清仪阁,浙江嘉兴人。清嘉庆三年(1789)解元,工诗词,精金石考据之学,收藏鼎彝、碑版、书画甚丰。著有《桂馨堂集》、《清仪阁题跋》、《眉寿堂集》等。 2. 文鼎(1766~1852),字学匡,号后山,别号后翁,所居曰“停云旧筑”,浙江嘉兴人。精鉴别,富收藏。工书画篆刻,亦精刻竹。山水师法文征明,秀丽绝俗,淡雅有致。著有《五字不损本室诗稿》。 3. 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晚号曲园老人、曲园叟,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历任编修、河南学政。晚年侨居苏州,致力于经学研究。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达三十年。工诗文、书法,著有《春在堂全书》。 4. 谭献(1832~1901),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少孤。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历任安徽歙县、合肥等县知县。晚年受张之洞邀请,主讲经心书院。骈文师法六朝,尤工词,家藏前人词曲甚富。 5. 陈豪(1839~1910),字蓝洲,号迈庵、墨翁,晚号止庵,浙江杭州人。清同治九年(1870)优贡生,历官湖北房县、汉川等知县,有惠政。诗书画皆工。著有《冬暄草堂诗钞》。 6. 吴受褔(1840~1919),字介兹,号晋仙,浙江嘉兴人。清光绪五年(1879)举人,善书法,犹精金石小学。刊有《小钟字林集篆》、《贞孝先生墨迹》。 7. 张鸣珂(1829~1909),字玉珊,号公束,寒松老人,晚号窊翁,浙江嘉兴人。寓江苏苏州。好吟咏,工书画。与赵之谦、俞樾、吴昌硕等人皆有往来,喜金石书画。性嗜书,藏书逾万卷,著有《寒松阁词》、《寒松阁谈艺琐录》。 8. 胡镢(1840~1910),一名孟安,字菊邻,号晚翠亭长,浙江桐乡人。清同治八年(1869)秀才。善书画篆刻,工诗词。 9.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国学大师,精研哲学、文学、戏曲史、史学、古器物、古文字、音韵学等,尤致力于甲骨、金文、简牍、碑刻之考释。著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四十二种。 10. 邹安(1864~1940),字寿祺、一字景叔,号适庐、双玉主人,浙江海宁人。居杭州,贡士,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补行殿试,中进士。后任江苏丹阳知县。精金石文字之学,富收藏。 11.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清道人,江西临川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江宁布政使,后居上海。工书画,花卉、山水皆能,书法尤长于北碑。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著有《清道人选集》。 12. 曾熙(1861~1930),初字嗣元,更字子缉,晚号农髯,室名戏海楼,湖南衡阳人。张大千业师。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1915年始居上海,以卖字为生。主讲石鼓书院。工书画,与李瑞清有“南曾北李”之誉。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13.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祖籍浙江上虞。端重考古,喜于传刻古籍,亦精鉴藏金石书画。刊有《殷墟书契前后编》、《雪堂丛刻》等。 14. 褚德彝(1871~1942),原名德仪,字守隅、松窗,号礼堂,别号汉威,室名角荼轩,浙江余杭人。成宪侄。精金石考据,嗜古博物。尤精篆刻,初师浙派,后潜研秦汉鉨印。工画,亦能写梅。 15.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号缶庐、缶道人、苦铁,又署破荷、大聋等,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精,为一代艺术大师,近代六十名家之一。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16. 赵叔孺(1874~1945),名时棡,字叔孺,以字行,浙江鄞县人。1911年寓居上海专事书画创作,名重当时。书工四体,花鸟山水,皆擅胜场。富收藏,精鉴别。求艺于其门下者达五十余人。为海上名家之一。 17. 郑孝胥(1860~1938),字苏戡、太夷,号海藏楼主人等,福建闽县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入民国居上海,鬻书自给。工诗,善隶书,兼善画松。著有《海藏楼诗》。 18. 顾麟士(1865~1930),字谔一,号鹤逸,别署西津渔父,江苏苏州人。祖文彬,筑过云楼,收藏富甲一方。工书画,精于画史、画论、鉴藏。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著有《过云楼书画记》。 19. 徐乃昌(1866~1946),字积余,号随庵,安徽南陵县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颇为端方赏识。藏金石、图籍甚富,熟精簿录之学,所藏宋元刊本及稿钞校本、金石古器尤精。刻有《积学斋丛书》、《随庵丛书》等。 20. 鲍鼎(1892~1973),字扶九,号默庵,江苏镇江人。古文字、音韵学家,兼擅书法诗文。历任大夏大学、无锡国立专修学校教授。著有《默庵所著书》、《中国金石小史》等。 21. 王亦曾(清),字鹤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任翰林。 22. 李宗庚(清),字子长,浙江嘉兴人。清同治六年(1867)优贡,官广西桂平县知县。 藏家简介: 1. 曹咸熙(清),号季襄,又号寄芗,浙江嘉兴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历官广西荔浦、陆川等县。 2. 方憬来(清),初名锡琛,字韩玉,号憬来、逋庵、寒玉楼主,浙江嘉兴人。工画,擅山水,学吴秋农,上海漫画斋主人,时兼哈同花园职员。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