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项圣谟 松下待归图

图录号:7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项圣谟 松下待归图
图录号:
75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项圣谟
材质:
立轴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72×4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荣宝
拍卖会名称:
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古代
拍卖时间:
2018年06月14日
备注:
声 明:
钤印:项圣谟、易庵款识:偃盖生苍云,影过青苔响。忽作秋风寒,我欲坐石上。古胥山樵项圣谟。题签:清项圣谟山水。钤印:正心诚意斋藏鉴藏印:王季迁:王季迁氏审定真迹、曾归竹里馆张祥凝:张祥凝收藏记、斋、正心诚意斋印区汉波:区汉波藏、汉波铭心之品说明:本作品原为王季迁先生家藏,后释出。张祥凝、区汉波、王季迁先生递藏。张祥凝,广东番禺人。著名收藏家。五十年代起移居香港,是著名的篆刻家。画善山水,为国画研究会会员。曾与邓芬等人组织天池画社。尤善作朱文小玺,通灵挺拔,饶有雅趣。区汉波,香港近代收藏家,室名“正心诚意斋”王季迁,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己千。苏州人。师吴湖帆,善书画。鉴定之精,收藏之富,为华人魁首。是作为明末清初画家项圣谟颇具代表性的作品,画面可沿对角线分为左下和右上两个部分,左下部分景物布置繁密,其中两棵高大的松树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面积,非常引人注目,松树是他最喜欢画的树木,不仅在形上能将其表现的栩栩如生,以勾,擦,点,染之法展现树干的嶙峋和凹凸感,体积感,与文人的写意性画法迥异,而且以树喻人,赋予其强大的人格力量,别有一种苍劲伟岸之感,故明代有“项松之名满江南”的说法。松下有空亭一座,形廓初具,不作雕饰,中间以河流为界,右上方对岸的山坡仅露出一脚,上方多留白,并用端庄秀丽的行书自题诗一首,突出苍劲清高之意境,既在内容上与所画之景相得益彰,又使画面结构布局上得到平衡,恰到好处。项圣谟在明末清初是一位极具个性的艺术家,当时盛行的华亭画派等都是以学元代“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文人画为尚,追求画面中逸气的表现,他却不然,因为家藏甚丰,他能接触到古代多个朝代的艺术作品,并广学各家所长,不局限于一家一派,这幅作品就能明显看出他对宋,元两代不同画风的继承与融合。在构图上,他采用的是南宋马远,夏圭所创的“残山剩水”法,即画山之一崖,水之一角,从局部窥整体,这种构图法比全景构图更具匠心。在笔墨上,他也继承了宋人周密,精致的特点,画中的景物都描画得比较细致,如画中松树的枝,杆,夜,籀各个细节都没有简省迹象,神形兼备,准确表现了物色特点,乃是长期向自然山水学习的成果,这与当时一味摹古,重笔墨意境而忽略客观事物形态的流弊大不相同。但是,他在学习宋画的同时,又吸收了元代文人画的笔墨意趣,排除了宋代院体画容易产生的精雕细琢,倾向于形的画工。用笔率性,墨色变化丰富自由,有一股天然的灵气所在,老松,空亭,荒坡,野岸也透露出画家的淡泊隐逸之意,他在满清入主中原以后,一直坚守民族气节,忠于明朝,这种隐逸情怀也是其爱国守志的表现。这是一幅极具项圣谟个人绘画风格特点的作品,无论是从画面内容,还是风格意境,精神内涵上,都是这位在明末清初独树一帜的艺术家的视觉表象。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