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北京诚轩> 北京诚轩2018年春季拍卖会> 中国书画(二)>傅抱石 陈伯庄 赤壁舟泛 石涛《题桃花册》
图录号/艺术家:

傅抱石 陈伯庄 赤壁舟泛 石涛《题桃花册》

图录号:38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傅抱石 陈伯庄 赤壁舟泛 石涛《题桃花册》
图录号:
384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
材质:
成扇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8.6×5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诚轩
拍卖会名称:
北京诚轩2018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二)
拍卖时间:
2018年6月16日-2018年6月21日
备注:
声 明:
正面:丁亥八月十八日,伯庄先生为实子先生写此箑,语及小生,因为作《赤壁》,亦实子先生所属也,抱石。?钤印:傅、丁亥背面:武陵溪口灿如霞,一棹寻之兴更赊。归向吾庐情未已,笔含春雨写桃花。《题桃花册》。抱石先生最爱石涛,穷十余年之力为撰年谱,石涛此诗韵绝,特录此附骥。实子兄属,伯庄。纪录:佳士得香港,1993年10月24日,编号124说明:是箑正面为傅抱石1947年绘苏轼游赤壁,缘起于背面陈伯庄为霍实子所书石涛诗,语及傅抱石,故陈氏又邀傅抱石绘此,记录了一段文人过从的往事。傅抱石极喜苏轼前、后《赤壁赋》二文,曾反复描绘,其图式大致有两种:一是三人坐于小舟之上,旁侧是陡峭的山崖;抑或三人立于近景坡岸上,背后是空阔的江水与高不见顶的绝壁。根据所绘内容与题跋,通常前者乃描绘《前赤壁赋》情景;后者则表现《后赤壁赋》中“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景色与“携酒与鱼”、舍舟登岸的苏轼与“二客”。有趣的是,傅抱石在1946年之前常以《后赤壁赋》入画,之后却几乎不绘此一题材。据叶宗镐先生称,《后赤壁赋图》着眼点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的兴亡之感。显然抗战的胜利令画家释然许多,转而偏爱境界豁达的《前赤壁赋》。此扇中,一舟出于陡崖之侧,表现《前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居左者头戴方巾,眉目清朗,手持酒杯,正是东坡居士,背后“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中间一位身着蓝衣,低头弄管,即赋中“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据前人考证,此人或为绵竹武都山道士杨世昌。右侧拱手者作舟子装扮,正凝神静听。联系背景,或许可以理解为,傅抱石此处将作画与两位求扇之人比作画中三人,以答识者之情谊。上款“实子”即霍实子,广东人,留学日本,国民政府时期从事密电破译工作,曾从关山月学画。陈伯庄,广东番禹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曾任国民政府铁道部建设司司长、京沪区铁路局局长、立法委员等职。陈氏幼承家学,诗书俱有根柢。十七岁时与胡适、赵元任等人同批考取庚款留美,为该榜年纪最幼者。陈伯庄虽一生致力经济事业,而于文史哲始终抱有深厚兴趣。1947年,他任京沪沪杭甬铁路局局长时,主持发行《京沪周刊》,面向社会发行,以此为契机,他与文学艺术界联系紧密。陈氏常在周刊上发表旧体诗,还聘请陈之佛任该局美术顾问并为《京沪周刊》作装帧设计,并且时常邀请书画名流雅集。刘海粟便曾回忆陈氏邀傅抱石、黄君璧、吴湖帆等人挥毫合作的情景,在黄君璧、陈之佛等人的年谱或回忆录中也能见到相关记载。本拍品处于保税状态,详情请参阅《保税拍品竞买特别提示》。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