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方孝孺 书法临米芾《暴书帖》

图录号:28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方孝孺 书法临米芾《暴书帖》
图录号:
285
年代:
艺术家:
方孝孺
材质:
立轴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240×98cm 94.49×38.58in 约21.17平尺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文津阁
拍卖会名称:
北京文津阁 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及杂项
拍卖时间:
2017年06月17日
备注:
声 明:
题识:洪武八年(1375年)秋七月,临于紫茅书舍,方孝孺。
钤印:方孝孺印 文学博士 先有风骨俊,始能翰墨香
刘光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朝大臣,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建文即位(1399年)召为翰林学士,进侍讲,寻升侍讲学士。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福王时追谥“文正”。《明史》卷百四十一有传。
这件作品写于1375年,方孝孺时年十八岁。根据可以见到的材料可知方孝孺的书法主要取法王羲之、孙过庭,兼有赵孟俯意,偶涉鲁公。他的用笔活泼灵动,足见其笔性及天分,但偶涉鲁公一路,或许是因为颜真卿在书法史上为人书结合典范的缘故。从现有材料看,其大字作品极少。
这件作品是件临作,其内容为苏东坡《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之一,是苏东坡非常知名的一首论书诗。从这件临作来看,其底本未必是米芾真迹刻帖,而是当时非常流行的米字伪刻帖,但是恰恰可以看出明人对于米字的理解,以及明代流行的米字伪刻帖样貌,对于研究“米芾书法的明人接受”以及“方孝孺书法的风格、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件作品虽然完成于方孝孺18岁时,但是清刚之气逼人,笔笔不苟,呼应了方孝孺的历史人物形象。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这首诗说的是他在曝书会上读到王羲之《青李来禽帖》时的惊喜之情,以至于归家之后还回味无穷,并写道:“归来妙意独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诗歌不长,但是对书法史、对书家、对风格的探讨,都可谓是将本质、规律“昭昭乎若揭”。
方孝孺其人可传史册固不以书,而刚方不折之气,流溢笔墨间。著有《逊志斋集》《侯成集》《希古堂稿》。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